周法 | 旅游團大揭秘,貨比三家后游客省錢不成還倒貼了兩萬多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由于游客到處詢價,造成機票、酒店價格上漲,最后倒貼兩萬多元。
2018年秋天,某旅行社來了一位游客,進門后四處打量了一番。對前臺說:叫下你們經理,我這里有個大團需要跟她溝通下。經理接待后,該男子告訴她:我們公司有個40人的團隊要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旅游,想要那種純玩無購物的團,有沒有合適的團給推薦一下。最后特別強調說:我們以前有合作的旅行社,但是因為上個團沒有服務好,所以今年我們不想跟他們合作了。你們這個門店離我們公司不遠,如果合作愉快的話,以后可以經常合作。
畢竟是個大團,經理沒敢怠慢,就開始向客人推薦社里的特色行程。起初推薦了市面上比較火爆的中高端行程,客人看了覺得挺滿意。在隨后的幾天里,客人和經理通過微信不停地溝通相關事宜??腿嗣鞔_表示團是鐵定要走的,也已決定放棄之前那個較低價的常規行程。貌似一切都在順利進行,經理也非常開心地和供應商進行洽談,并且開始向航空公司詢問機票情況。
可沒過幾天,經理接到了供應商打來的電話說這個客人又在其他旅行社詢價了,也是同一個時間,同一批人。經理算了下自己報的價格,利潤不算高啊。和客人去了一通電話,告知客人已經知道他還在其他地方詢價,叫他盡量不要到處詢問以免漲價??腿撕艿坏恼f了句:貨比三家很正常啊,我不止問了你們兩家,還問了另外三四家旅行社。這一下子經理徹底懵掉了。
一個40個人的團,問了六七家旅行社。如果一個旅行社再詢問兩家供應商,等于航空公司這幾天可能接到的機票詢價至少五六百人了,那很可能航空公司的風控就會降到最低,也可能關閉很多低價位的倉位,開始漲價,也就是說之前的定價可能會有波動的風險。
經理把利弊和客人說了一番,可是沒有得到他的理解,客人反而告訴她:有一家比你報的便宜100元,還說可以給他一個人50元的回扣,等于便宜了150元/人。
經理這才知道原來客人這兩天沒有聯絡她是因為有人報價比她便宜,可是自己加的利潤已經很少了,其他旅行社要是再便宜150?不僅不賺錢還要賠錢的啊。
帶著疑問經理致電了他的供應商,然后得到的答案是,供應商對各個旅行社報的價格一樣的,并沒有給其他家優惠。而且這邊詢來的也就兩家旅行社,并沒有客人提到的另外幾家旅行社的詢價??腿说诙焱蝗淮騺砹穗娫挘f下午到店里再談談行程的具體情況。下午見到客人后,經理直奔主題:你這個團還在我這定嗎?客人說:不瞞你說,之前我是打算在其他家定的,因為他們給的價格比你的便宜,而且還能給我點返利。誰料昨天那個旅行社跟我說不能按原來的價格走了,因為機票漲價了,所以我干脆就不搭理他了,覺得還是你靠譜。經理心里一驚,機票漲價很可能就是因為他詢價太多導致的。
另外還有讓經理感到疑問的是,同樣的行程別的旅行社怎么可能便宜150呢?在看了對方的行程之后,經理就完全明白了。客人說的一樣只是目的一樣罷了,行程根本就不一樣,她推薦的是5晚7天的,而對方的行程是4晚6天的,并且住的酒店標準也都不一樣。經理想跟客人解釋一下,但是客人也沒有興趣聽,就說現在不管了,就定你這個產品,你給來個痛快價!經理最后告訴客人自己原來報的就是最低價了,客人當時沒有表態,就說給他一天時間,后天給他最終答復。
次日經理又接到了供應商的電話,說某電商平臺也開始向他們詢這個團的價格了,并且說客人肯定要定。問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客人已經放棄他那里了,因為電商平臺也說客戶一定能定。經理已經有點焦躁了,可是都跟了那么久直接放棄總是心有不甘。于是給客人去了一個電話,這次經理有點按耐不住了,話就說重了點,客人也有點情緒。說不在你這定了,我在網上訂,經理也沒多挽留就掛了電話。
本以為這事就這么過去了,誰知過了一天客人焦躁的跑到門店,見面就說:這個團就在你這定了,下午就可以打定金給你,快點安排下。經理覺得有點奇怪,這事鬧哪出?客人也沒多說什么原因,就說了些客套話,說什么我們離得近,你人也不錯,也挺專業等等。經理沒有想太多,立馬直接打電話給供應商,說這個團可以定了,下午客人就打定金。可是得到的回復,讓經理明白了客人反轉的原因:因為機票已經漲價了,地接的用房也很緊張。用房可以想辦法,但是機票已經漲了四百多,并且還不一定能申請的到!掛了電話,經理把情況告訴了客人。這一下,客人才開始真的慌了,一個勁地說一定要幫他.....原來客人之前已經選定了那個便宜行程,并且向公司打了預算,而且公司已經把款項支了出來,各領導已經簽字。
當那家報價便宜的旅行社無法接的時候,就想來找經理還價,想這個行程如果可以優惠下來,這樣就可以順利進行了。沒想到經理報的就是最低價沒辦法再優惠,于是他就又找到了電商平臺,但是機票價格已經漲上去了,賠本的生意誰也不會干。最要命的是公司已經通知了各分公司旅游事宜,時間不能變,預算提不高,現在甚至連行程都不能變了,漲那么多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是事情就是那么不巧,由于團隊預定太晚,酒店已經沒房了。如果現在要把房間拿回來就必然要叫酒店去退了其他的訂單,但是退訂單都是要付違約金的,折算下來又是近500左右一個人的費用。這下客人完全蒙圈了!和之前的淡定相比,現在簡直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如果現在還不去落實,可能團隊都無法進行了。如果這樣他可能連工作都要丟掉了,因為很多公司領導都已經從分公司預定了來上海的機票了。
經過供應商以及門店的不斷溝通,各自都愿意讓利出來做下這個團,但是過多的差價只能讓客人自己想辦法,因為供應商和門店都不可能直接接一個不是他們原因導致的虧損團,最終核算下來,客人需要自行承擔后續差價總計27000多元。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客人確實也因為這次事件和門店經理交上了朋友。
其實現在旅游行業比較透明,貨比三家的心態確實正常??墒沁€是要提醒一點,同樣的行程才可以比較,而且真心不能詢問太多家,這并不是個案,在旅游行業中類似事件一直在發生。旅行社和游客,電商和游客,信任一直是個無法逾越的坎兒。再次呼吁游客對業者多點信任,當然也希望業者對游客少點套路。讓體驗,服務可以更加融入旅游!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