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旅游20年20人巡禮】周卓識:擁抱趨勢,順勢而為
2020年跨年之際,國家旅業邀約了20位長期從事入境旅游的精英人物,共同為2020年的入境旅游發展集思廣益、排憂解難,這無疑對2020年入境旅游發展開啟了良好的開端。他們當中不少是國內旅游行業的創始人和領導者,更是入境旅游市場的開拓者,親歷和見證了我國入境旅游的發展。為此,國家旅業策劃推出了《入境旅游20年20人巡禮》人物專訪欄目。
在國家旅業訪談的精英人物中,周卓識作為環球運通(北京)國際旅行社掌舵人,長期在入境旅游市場深耕細作、穩扎穩打,一手締造了入境旅游領軍品牌,他始終相信“謀事在人“,有志者事竟成。
二十四年砥礪奮進、行穩以致遠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伴隨著2020年悄無聲息的到來,不敢相信,曾經期待的千禧之年轉眼間已成為20年前。旅游行業在發展的這20多年中,早已經歷過了多次沉淪,環球運通旅行社從事入境旅游24年,長期在入境旅游領域深耕細耘,最終在這個行業里脫穎而出。
這些年,雖然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入境旅游相對于出境旅游而言,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不能只看大環境,更重要的是“謀事在人“,用周卓識的話說“這就是市場“,還有一句話”運氣好“。
要想做好入境旅游,就要參透旅游市場那些事,周卓識總結了這二十多年積累的三個方面成功經驗。一是,落腳點在北京,北京是中國入境旅游非常重要的口岸。二是,從整個入境市場來看,我們走了一個多元化的方向,現在很多做入境旅游的業界同行還在做單一化市場,很容易會受到大環境影響。在這20多年發展中,公司接待游客涉及到的國家和區域,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以色列、印度、西班牙、英國、中國臺灣。這些市場綜合起來計算,每年接待大概4萬人次。三是,從大環境來看,先后經歷了非典、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機等不利于入境旅游發展的重大事件,但是都熬過來了。
走到今天,周卓識親歷了中國入境旅游發展的這20多年,感同身受。
國內入境旅游現狀分析
經歷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風云變幻,中國的旅游行業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周卓識認為,在2000年到2010年是入境旅游發展最快的時候 ,一個是2008年奧運會,一個是2010年世博會,吸引了全球目光,在這10年期間北京和上海借助東風,崛起了很多品牌酒店,景區越建越漂亮,國家的基礎硬件有了很大提升,但并不是什么都達到了頂峰,恰恰是2011之后,入境旅游發展一直不溫不火。改革開放10年以后開始發展旅游,就是30年前,從那個時間點往100年以后,回望現在這個階段,才是國內旅游的初級階段,目前,制約入境旅游的因素還有很多。
首先,國內旅游人才隊伍還比較缺乏。一方面,目前還沒有很專業或很資深的旅游培訓學院,很多從事入境旅游的業者,像我這樣一批人,大多數都是空降兵,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相當一部分人是具備語言優勢,會說外語,自學成材進入了旅游市場。另一方面,國內入境旅游產品沒有專利,所以大家都是在copy,互相抄襲產品,然后造就了今天整個旅游市場的規模,很多旅行社老板、從業人員,也都是魚龍混雜。現在入境旅游人才流失很快,這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其次,國內游蓬勃發展,制約了入境旅游的發展。一方面是價格因素,因為國內游的蓬勃發展,相對來說制約了入境旅游的發展,這是供需之間的關系。國內游客消費升級,把當地的物價、酒店、交通、景區、門票,各個費用全部給拉升了以后,導致入境成本居高不下,入境旅客無法接受更高的價格,對入境客源造成阻礙。而國外游客有多元化選擇,比如歐美這些富裕國家的游客,他們接受不了,轉向去了其他國家,對東南亞、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反而是好事。另一方面,酒店獲取困難,在房、餐、車、票四大成本中,就地接而言,入境旅游最大的成本是酒店,出境旅游最大的成本是航空公司,特別是在春節、中秋、清明、端午、五一、雙十一等國內旅旺季,國內所有酒店90%以上的客戶都是國內游客,酒店就不在乎國外的這些游客了,入境國外游客對于景區和酒店來說只是面子工程。節假日反倒是抑制國外游客來中國的門檻。所以,國內游的崛起造成了入境旅游這幾年低迷。
最后,旅游產品在國外的宣傳還不成熟。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還比較缺乏,以美國為例,90%以上的人知道北京、上海兩個城市,這里面還有30%的人知道還有西安和有兵馬俑,但很多人不知道兵馬俑在西安,中國在西方多數人眼里還是一個神秘的國家。說到底,旅游產品的宣傳,代表著國家形象,要搞好中國的入境旅游,不只是在國內喊喊口號,需要時間來解決。
學習和借鑒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排到了全球第二,出境游蓬勃發展。一些國家對中國游客實施免簽政策,他們通過積極打造硬件和軟件,建立起了良好的國家形象,周先生認為,這些國家發展旅游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首先,毫無質疑是日本,拋開國家間的歷史原因不講,日本確實是非常發達文明的國家。到了日本,很多人感受都很好,吃得好玩得好,閉著眼睛買東西,沒有假貨,尤其是服務體驗特別好。隨著整個社會旅游資訊的透明,大家通過論壇就可以獲取非常多的旅游攻略。以前是沒有評分制的,隨著OTA的崛起,有5分評分標準,所以大家很多都會受到這個評分標準以及攻略的影響,來慎重選擇目的地,所以日本毋庸置疑肯定是首選,尤其離中國也近,這幾年中國游客去日本是絡繹不絕。
其次是印度市場是未來最看好的一個市場,因為印度也在亞洲,而且有10多億人口,大家都知道印度貧富分化,盡管這么多年,印度在國家形象方面,讓大家大跌眼鏡,但印度寶萊塢電影風靡全球,而且印度國力也在提升。大家早期對印度的印象都是負面的,城市衛生很亂很差、水很臟,火車擁擠,其實就像早期海外對中國的認知一樣,其實,印度社會一直在進步,國外也都在發展。印度這么大體量,我們接待印度游客10年,一直是穩步增長,而且印度的很多大的max團,從100人、800人、1000人、5000人以上的團隊每年都在增加。就說一個簡單的數據,萬豪集團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酒店集團,每年要去印度促銷5到8次,非常看好印度市場。雖然中國人對印度有偏見,其實坦白講,這個過程會有。以前很多國家對中國游客的偏見,比我們現在對印度游客的偏見更大,現在不依然敞開懷抱了嗎?所以印度未來在入境旅游市場會呈現幾何級增長趨勢,這是全球唯一可以幾何級增長的市場。在入境市場量化的情況下,目前沒有國家比印度的體量還要大。
擁抱趨勢、順勢而為
在4年前,周卓識對入境旅游市場就感到忐忑,認為未來入境市場充滿挑戰和期待。事實上,4年過去了,整個入境市場是不溫不火,對于特殊的國家和區域因為價格因素,通過營銷造就階段性的增量,并不能代表整個入境市場。最主要原因, 2017年和2018年國內游OTA碎片化幾何增長,造成國內游短時間內蓬勃發展,隨著國內高鐵建設,旅游度假村崛起,致使旅游生態發生了很多變化,以前傳統的淡季成了旺季。對入境來說,七八月份暑期是入境旅游的淡季,但是現在成了國內游的旺季。國內旺季導致酒店住宿價格猛增,一房難求,海外游客拿不到合適的房價,拿不到合適的房間數,只能望而卻步,所以2019年整個入境旅游發展并不太好。
2020年,從幾個方面來看,一是國內游增長相對放緩,反而會促進入境市場反彈,因為入境市場最需要酒店的獲取和價格成本的控制;二是匯率,中美匯率接近1:7,未來還會不會變化?三是簽證越來越慢,大家都在頭疼,相信國家會逐步調整,包括北京口岸的落地簽,我們已經拿到資質,網上直接簽約,做起來會非常便利。四是客源地,我覺得印度市場、中國臺灣市場、還有北美市場客源會有很好的起色。雖然還沒有看到相關報道,但從業內交流,還有我們和組團社的交流情況來說,對今年的市場還是蠻有信心的,所以2020年我覺得是充滿挑戰,值得期待的一年。
周卓識從事入境旅游24年的經歷,對國內入境旅游的前景始終保持樂觀、開放、熱愛的態度,這些內容要比宏觀數據表達的更真實、更有溫度,更能感知入境旅游發展的脈搏。希望同業者沉進去,做踏實。他最后用八個字總結:擁抱趨勢,順勢而為。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