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走勢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前副秘書長 范恒山
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正在杭州火熱進行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前副秘書長范恒山先生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走勢》的演講,讓我們來聽聽范先生的精彩發言:
尊敬的金早部長,杜部長,王省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應邀出席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活動,與大家交流中國減貧經驗,本次對話活動的主題是減貧與發展,世界旅游業的共同愿景,高度切合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意義十分重大。
首先我謹代表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國減貧事業發展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借此機會我向大家簡要地介紹中國的減貧事業發展情況,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殲工作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減貧成績,近年來累計減貧6850萬人,年均減貧1370萬人,脫貧攻殲取得決定性的進展。
到2020年剩余的三年中國還有30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需要脫貧,中共十九大明確把脫貧健康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部署,強度到村,到戶,到人精準幫扶措施,提升特色產業精準工程,引導各地長期發展的脫貧產業。旅游業成為經濟發展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促進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全國60%左右的旅游資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其中70%的旅游資源分布在貧困縣,貧困村,為充分發揮旅游地區旅游資源優勢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我們把鄉村扶貧工程列為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的十項工程之一。2014年啟動試點工作,2015年全國部署鄉村旅游提升和扶貧工作,2017年開展旅游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工作,旅游扶貧工作取得進展。
各地積累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實踐證明鄉村旅游扶貧產品成為貧困地困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有明確的產業帶動作用,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和扶貧產業發展我們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聚焦深入貧困地區,發揮旅游產業在貧困地區特殊帶貧作用,用好政策,著力提升鄉村旅游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水平。不斷總結和完善景區帶村,人人帶富的精準帶貧機制。重點解決貧困村經濟壯大問題。
第二,注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優先旅游,支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高的種養業項目,挖掘和整理提升民俗和非遺的文化資源,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
第三,瞄準旅游扶貧人才,培養精準發力。加強對基層干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村帶頭人的合作力度。動員從貧困村出來的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專業者和退役軍人農民工本土人才回流,返鄉創業,實現村村有創業帶頭人的目標。把東部地區有實踐經驗的基層干部龍頭企業和能人大富引導到貧困地區開展對口幫扶,促進觀念互通,技術互學,作風互建。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減貧與發展美好的遠景一定在我們手中發展,最后預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