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 驢媽媽 ” 的倒下
聽聞驢媽媽旅游網瀕臨絕境、幾近于倒下的消息,雖然我并不感到吃驚,但仍多少有些傷感。
遙想當年
驢媽媽
也曾是紅透半邊天的存在
驢媽媽是風光過的,而且,是那種頂天立地的風光。
遙想當年,憑借“1元門票”這一招鮮行走江湖,驢媽媽呼風喚雨予取予求,直至與攜程、途牛、同程一起,并稱OTA度假賽道四大金剛。
對標娛樂圈,則猶如1990年代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一樣的濃眉大眼,一樣的眾星捧月。
2016年,驢媽媽以79億元的交易額,占有我國整個在線旅游度假市場8.2%的份額,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一般來說,當時大家普遍相信,驢媽媽將繼續高歌猛進下去。
然而,盛極必衰。自2017年開始,互聯網創投領域寒意漸濃,“凜冬將至”成為當時的一句流行語;2018年的互聯網行業,在經歷20年的瘋狂增長和模式繁榮后,終于不得不直面全行業的拐點。這一年,中興被外人卡住了脖子,OFO則自甘墮落,連臉都不要了……
大概就是在這段時間,驢媽媽也開始由盛轉衰。
及至2019年,中國網民的數量增長走向飽和,流量紅利時代徹底結束,一切增量市場從此轉變為存量市場。
和王思聰的熊貓科技、羅永浩的錘子手機一樣,驢媽媽也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里。
病危診斷
細細想來
驢媽媽似乎并沒做錯什么
直到今天,它再次成為人們的談資,則是因為——目前,驢媽媽旅游網的官網、APP、小程序等已不能正常使用,公眾號更停更數月。有近10家銀行向“上海飛驢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驢媽媽的公司主體)發起訴訟,并申請財產凍結、強制執行等。
有媒體給的診斷結果是“病?!薄?/span>
對此,驢媽媽回應稱:因為合作伙伴等關聯公司拖欠飛驢灣20多億款項,一時難以收回,造成公司現金流困難,部分銀行起訴公司,目前正在與各方溝通積極解決。
此時此刻,作為觀察者,最容易做的事情自然是落井下石。
但是,仔細想想,驢媽媽這些年似乎并沒有明顯做錯什么。那么,它何至于走到今天這一步呢?
或許,我們可以歸結為它當初“1元門票”的打法過于激進。但若要究其根本,你會發現,驢媽媽的高光時刻,正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在線旅游的一大發展期,而隨著整個中國互聯網經濟逐步走向拐點,驢媽媽也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時也運也。就好像項羽在烏江邊所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事實上,驢媽媽的商業模式,在旅游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是成立的,無論是針對C端市場的1元門票商業模式,還是通過銀行、信托等獲得資本,本身都沒有問題。因為高速增長的時期,市場需要甚至鼓勵一些相對激進的措施。
但是,到了經濟下行時期,如果繼續激進而不知收縮戰線,那么各種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會很麻煩。所以,如果一定要說驢媽媽哪里錯了,我想大概問題是出在這里吧。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只能順應大勢,萬萬不要逆潮流而動。
驢媽媽雖已前途難卜,但其創始人洪清華名下依然關聯有48家公司,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等的有13家,作為最終受益人的有32家,主營業務包括景區托管、一站式運營等頗有前景的行業。所以,故事或許仍有轉機。
當年史玉柱在珠海扔下一個巨大的爛尾樓跑路時留下一句話:“我會回來(還債)。”一番艱苦打拼之后,他果然東山再起,回珠海把所有的債一筆一筆全部還清,留下一段佳話。那是史玉柱人生的巔峰。
洪清華目前的處境,比當初史玉柱強了何止千倍?
所以,我們相信洪清華有機會打好手中的牌,把生意做好。也祝愿他早日九轉功成,王者歸來,把該清的都清了,該還的都還了,坦坦蕩蕩笑看風云,是非成敗任人評說。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