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家旅行社誕生100周年紀念
1923年,中國的第一家旅行社在上海誕生,距今已經整整100年了。
這事的主角名喚陳光甫。
身為中國近代旅游業的創始人,陳光甫先生即使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是個有名有姓的人物。
金融巨子
從報關行學徒到中國的摩根
上海灘一手遮天的人都有求于他
陳光甫,1881年生于江蘇鎮江。
他早年在一家報關行當學徒,后考入漢口郵政局。22歲隨中國代表團參加美國國際博覽會,之后留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商學院。
1909年畢業回國,創辦南洋勸業會嶄露頭角,繼而出任江蘇銀行總經理。
辛亥革命后,陳光甫任江蘇省銀行監督,1914年轉任中國銀行顧問。
陳光甫先生
1915年,陳光甫創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下稱商業銀行)。在上海灘上百家銀行里,這家資本金號稱10萬其實只有7萬元的小銀行顯得很微不足道。
不過陳光甫是個天才銀行家,在經營方面不僅大開大合,也擅長從細微處著手——當時的銀行業普遍不屑于做散戶的小額存款,陳光甫敏銳地發現了其中巨大的商機,遂專門設立儲蓄處,全力投入這塊接近于空白的市場,很快就取得了震驚業界的成功。
商業銀行就此在上海灘站穩腳跟,陳光甫自也名聲大噪。慢慢的,就連在上海灘一手遮天的杜月笙都要找他幫忙了。
杜月笙自幼家貧,很早就成了孤兒,當從社會最底層混到青幫大佬的位置在上海灘呼風喚雨之后,他開始有了強烈的上進心,希望洗脫身上“黑”的印跡,贏得全社會各個層面的尊重。
于是,在心腹智囊蘇嘉善的協助下,杜月笙高調進軍銀行業,開辦中匯銀行(后更名為國民銀行),自己掛名董事長,蘇嘉善實際上掌握全局,把銀行業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蘇嘉善之于杜月笙類似于郭嘉之于曹操,屬于足智多謀領域的擔當。可惜蘇嘉善也和郭嘉一樣身體不夠好,早早就去世了。
臨終之前,蘇嘉善請杜先生幫忙替他中學即將畢業的大兒子在銀行界安排個位置,杜月笙自是一諾無辭。誰知蘇嘉善最看得上的竟然是陳光甫的商業銀行,杜月笙聞知內心頗感為難,但也只能故作輕松笑道:“閑話一句,我來辦。”
上海灘金融圈里無人不知,商業銀行凡錄用人員,一律公開招考,不買任何人的面子。這是陳光甫親自定下的死規矩,他為此拒絕過不少人,從未有過通融,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愿意去自討沒趣了。
但是杜月笙的“閑話一句”,在上海灘就是一言九鼎,此乃他的行事準則,也是他的金字招牌,所以他必須把蘇公子這事辦好。
杜月笙自信陳光甫一定會收下小蘇,怕只怕收得但凡有一點點不爽快,也難免落下“原來杜先生辦事也有不漂亮的時候”的話柄,那自己這個面子丟得就大了。
杜月笙最后找到了陳光甫的同鄉好友楊管北,請他幫忙去做說客。陳光甫特別給面子,破例不經考試就錄用了小蘇,賣了杜月笙一個交情。
后來商業銀行命懸一線之時,杜月笙出手相助幫助陳光甫化解了這一天大的危機,算是還掉了欠下的人情。
后來商業銀行發展成為了中國第一大私人商業銀行,陳光甫被推舉為上海銀行公會會長,成為上海金融界的領袖。
在當時,上海金融界就是事實上的中國金融界,陳光甫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最優秀的銀行家”、“中國的摩根”,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旅業先賢
標志中國近代旅游企業化
成中國近代旅游業創始人
1923年夏天,陳光甫欲往云南旅行考察。當時從上海到云南,得先乘船到香港,再走水路到越南,經滇越鐵路才能到達昆明,非常折騰。
在香港,陳光甫來到一家外商經營的旅行社購買赴越南的船票,可柜臺里一男一女兩位洋職員忙于打情罵俏根本沒搭理他,陳光甫一怒之下,便有了辦一家自己的旅行社的念頭。
1920年代初期,中國的旅游業完全被外國在華金融機構掌控著,比如英國的“通濟隆公司”、美國的“通運銀行”等皆設有旅行部,他們在中國各地的分行也下設旅行部,形成自己的網絡,完全壟斷了中外旅客的一切旅行業務。
當時的北洋政府對旅游業既無認知更缺乏能力,便只眼睜睜看著這外溢的利權落入各路洋人之手,無動于衷。
陳光甫既然對此不服氣,便當即行動起來。
他買了些相關的書籍帶到船上,邊看邊思考,到達昆明時便已經有了計較。
這時,陳光甫獲知全國教育會第九次會議定于10月22日在昆明舉行,各省代表均須集中上海經香港轉越南乘滇越鐵路前往,等于是要重走自己剛剛走過的漫漫旅途。
這一路走來其實并不容易,陳光甫深知即使不差錢,也難免遭遇洋人的怠慢,更不消說旅途中各種有意無意的麻煩。好在自己算是幫著踩了線,正不妨以此經驗幫助大家,也當做自家旅行業務的開端,何樂而不為?
想到這兒,陳光甫立即致電自己的商業銀行總部,指定人員立即與會議主辦方接洽,希望包辦代表們的一切舟車食宿事宜。
在得到大會負責人黃炎培先生首肯之后,當年8月,陳光甫立即在商業銀行內設立了旅行部,并以商業銀行的名義呈請交通部準許代售鐵路車票并獲通過,又與各大船公司簽訂代售船票合同,隨后將全國教育會代表們由上海平安送抵昆明。
因為一路暢通且照顧周到,贏得了代表們的一致好評。這樣,陳光甫的旅游事業也立了起來。
后來,隨著業務量越來越大,旅行部從商業銀行獨立出來,于1927年6月1日更名為“中國旅行社”。
上海寧波路50號原中國旅行社舊址
中國旅行社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旅游企業化的標志,陳光甫因此被譽為“中國近代旅游業的創始人”,也是實至名歸。
旅業奇才
從外國人手里贏回大量市場
產品在當下仍是主流玩法
1927年,陳光甫聘請知名報人趙君豪 為主編,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旅游刊物《旅行雜志》。該雜志圖文并茂,新穎獨特,廣受讀者歡迎,也成為中國旅行社最好的宣傳推廣平臺,與社里的各個旅游產品相得益彰。
陳光甫深諳資源為王的道理,所以他授意中國旅行社在各大城市及各地的知名景區建立了許多招待所。這些招待所面向普通游客,以優質的服務滿足其基本的食宿需求。
陳光甫要求員工“制服整齊、手面清潔、笑臉迎客”,同時要求每一個招待所都要做到:保持幽靜,讓游客能安心休息;所有被褥毛巾等及時換洗,保持衛生整潔;保證熱水供應,讓游客能洗上熱水澡;供應簡便衛生的膳食。
1920年代,對于普通民眾來說,熱水基本上屬于輕奢產品,可想而知,要同時做到上述幾點,談何容易?
在陳光甫的親自督促下,各個招待所實實在在的做好了這些高標準的服務,中國旅行社也因此而聲名鵲起。不僅逐漸從外國人手里贏回了大量的市場,也極大的提升了商業銀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后來陳光甫干脆因地制宜讓二者合署辦公以光大門楣,比如1934年建成的青島招待所,底樓為商業銀行青島分行以及中國旅行社青島分社,二、三、四樓為招待所,完全是物盡其用,且聲勢浩大,很容易讓人產生信任感。
陳光甫在旅游方面的創新不止于此。
事實上,后來流行全國數十年的跟團游,包括包船、包專列,以及各種主題旅行,也都是中國旅行社率先開展的。
當然,作為中國的第一家旅行社,中國旅行社樣樣走在前面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所以像出境游、入境游,乃至于會員制旅游等等現在看來仍是主流的玩法,早在近百年前就被陳光甫他們玩得爐火純青,也就毫不意外了。
抗日英雄
承擔援華物資接運工作人員的食宿
在抗戰期間立功
這里必須單獨說下,咱們中國的第一家旅行社,在抗戰期間也是立了大功的。
抗戰期間,日寇封鎖了我國的海岸線和滇緬公路,外國援華物資只能通過新疆等地區運入內地,送往抗戰前線。
當時,蘇聯的援華物資就是從新疆運往甘肅、陜西、四川,這條線因此成為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擔負著支援全國抗戰的重大使命。
中國旅行社加入了這項工作。為了保證所有物資能夠順利運抵目的地,中國旅行社在西安蘭州公路上設立彬縣、平涼、華家嶺和蘭州四處招待所,在川陜公路上設立寶雞、廟臺子、褒城、漢中、廣元五處招待所,在寶雞天水線上設立天水招待所,加上西安西京招待所、臨潼華清池管理處、蘭州西北大廈、蘭州思危齋招待所、迪化花園招待所等,共同組成了中國旅行社在西北的服務網絡。
這個龐大的網絡,承擔了負責援華物資接運的工作人員的沿途食宿,陳光甫和他的中國旅行社,為我國的抗戰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是抗日的英雄。
結語
樣樣走在最前面
產品在當下仍是主流玩法
感謝陳光甫先生,讓中國旅行社這個行業走過了100年。
過去的100年,伴隨著中國的苦難和興盛,旅行社行業也經歷了徘徊和發展,失落和輝煌。
下一個100年,我們祝愿國泰民安,面對新的挑戰,旅行社行業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