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的關鍵在于深耕產業鏈,馬蜂窩“游云系統”助力“個性化”的規模化交付
“只有市場主體的現代化,才有旅游業的現代化。而產業互聯網,正是旅游業現代化的新基建、新能力與新底座。”中國旅游研究院全新發布的《中國旅行服務業發展報告2023-2024》中,闡釋了旅游產業互聯網發展對行業的意義。
消費互聯網深入人心,而產業互聯網的力量卻往往被忽視。很難想象,已經“互聯網化”十多年的旅游產業,“全面通網”的竟然僅是“前端”,即大家所熟知的交易端。游客想要出門旅行時,只需輕松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種草、篩選和預訂,而這份訂單傳到供應端,尤其是中小供應商手中,冗雜工作才剛剛開始。
員工被困在機票、酒店、景區門票、保險等需要分別登陸的系統,以及線路規劃、賬目、流程等重復且碎片化工作中分身乏術,已沒有多余的精力放在產品創新與打磨,以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上。
“旅游業屬于服務業,但服務業并不意味著只能是勞動密集型。”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分析所負責人張楊博士提出,“如何從傳統的人力作業方式進化到數智化運營模式,是旅游業能否完成升級轉型的關鍵。”
而旅游產業互聯網這列“快車”,正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優勢,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用系統幫助“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旅游業轉型升級,加速“老旅游”向“新旅游”的轉化。作為旅游產業互聯網的先驅探索者之一,馬蜂窩用自主創新研發的“游云”SaaS系統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游云”系統涵蓋了從供應鏈到內容創作、產品設計、行程管理、銷售客服、訂單管理、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功能。在這一系統內,預訂入口無需切換賬號一鍵直鏈,產品設計、訂單生成、團單安排、合同簽署、資金收付等一系列流程,都可以在同一系統環境中實現高效協同。
從內測起就開始使用該系統的“趣游吧旅行”體會尤為深刻。“在接入‘游云’后,80%的事情都能交給系統完成,極大減少了企業用工成本,人效比提升了2-3倍。‘解放雙手’后的我們,將更多精力投入了玩法創新和服務升級。”趣游吧創始人胡昌雄分享到。
游客的消費需求日漸豐富,個性化產品的服務已成市場剛需,但提供個性化服務的中小商家,正需要“游云”這樣的系統,借助技術平臺的力量完成產品與服務的提升,攻克“個性化”如何“規模化”的難題。
旅游產業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航空、住宿、景區、旅行社、司導等領域,解決旅企痛點,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為整個供給側深度賦能。而這一切最終都將惠及每一位旅游消費者,用更高性價比體驗到更豐富的個性化服務。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