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導游是怎么變成壞導游的?
就在各地紛紛用盡全力展現自己熱情好客形象的時候,一段導游和眾多游客唇槍舌劍的視頻悄然在網上流傳開來。
事情發生在云南。據發布視頻的網友介紹,他們報的并非低價團,而是純玩無購物團,結果因為拒絕接受“強制購物”,被導游說游客(參團)的錢沒交給她,所以欠她的服務費,不消費就是可恥的等等,結果激起了全車游客的公憤……
變化
天使,怎么被同化為惡魔的?
從視頻看,導游人不錯。在有游客生病需要幫助的時候,她顧不上休息立即跑去給刮痧、照顧,體現出相當高的職業素養。
那么,如此敬業的好導游,何以會激怒全車游客呢?
看完視頻,我們認為,是她確實認為游客們欠她的服務費。比如,當游客表示錢早就交給旅行社了時,她居然理直氣壯的說:“你給過我了嗎?錢給了他你找他啊!”在這樣的認知下,導游難免心態失衡,說出更多不理性的話。
可問題是,游客們真的欠她的服務費嗎?
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第一步,游客們按照純玩無購物團的價格把錢交給了自己所在城市的組團社;第二步,組團社委托云南當地地接社提供落地服務,這又分兩種情況:①組團社比較黑,按照購物團的價格跟地接社結算;②組團社正經做生意,按照純玩無購物團的價格跟地接社結算。第三步,無論組團社如何跟地接社結算,地接社都沒有支付導游服務費,甚至還可能收了導游的人頭費。
導游為了得到帶團的資格,必須接受這樣的安排。而根據潛規則,她若想回本乃至掙一筆,很大程度上要看游客們在購物店的消費情況。沒想到,這一車游客很團結,全部拒絕購物。如此一來,導游這一趟白跑了不說,多半還會虧錢。所以,情急之下她才會說游客欠她服務費這樣的話。當然,她內心也是這么想的。
洗腦
這行一直都這樣,就是對的嗎?
顯然,這位敬業的導游,因為在跟團游里某些不健康的生態環境中浸淫太久,已經被徹徹底底洗腦了——她會認為旅行社不支付自己服務費理所當然;她也會認為游客有原罪,不當冤大頭花高價買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足以贖罪;她還會認為,基于游客們的消費金額,她從購物店里獲取最高可達85%的回扣天經地義。
因為,這一行不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導游的兩面:一方面,她如天使一般,全身心幫助游客;另一方面,她又像一個魔鬼,千方百計把游客們往魔窟里趕。從她天使的一面來看,我們相信這位導游本性善良,生活中是個好人。
問題是,到底是什么,能把一個好人,生生變成了一個魔鬼?
有網友評論說:“云南旅游,一把好牌,被一些人打得稀爛。”
在這個全國各地爭相發展旅游經濟,爭相展現自己良好人文環境的火熱的冬季,這樣的聲音,這樣的事情,尤其需要云南旅游業反思。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