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攜程旅游助力品牌升級?南昌文旅想多了?
為了更上一層樓,推動文旅的高質量發展,南昌與攜程合作,希望借助攜程集團的“旅游營銷樞紐”,通過強有力的營銷資源循環系統,推動文旅營銷全方位升級,助力全市文旅產業綜合實力再攀高峰。
然而,攜程方面,承擔這一重任的只是攜程旅游事業群(以下簡稱攜程旅游),這難免讓人感覺南昌文旅明珠暗投了。
不樂觀的答案
刻意掩飾背后的難言之隱
南昌文旅明珠暗投,此話怎講?
我們先看南昌。南昌地域廣袤,作為江西省省會城市,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富集山林、濕地、沙漠、大江大河等各種自然景觀。同時,又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從滕王閣、海昏侯國到八一廣場,明星級的景區景點不勝枚舉。其以“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天下英雄城”為城市品牌,也確實當之無愧。
2023年,南昌共接待游客1.9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77.79億元,表現相當亮眼。
同時交通迎來大爆發,南昌東站、南昌南站同步開通運營,一舉邁入“一城四站”時代。11月,在倫敦舉辦的世界旅游交易會上,南昌入選“中國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也堪稱實至名歸。
隨著去年年底昌景黃(南昌-景德鎮-黃山)高鐵的正式開通,南昌旅游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此時牽手攜程,足以看出南昌市的勃勃雄心。但攜程旅游并非攜程集團,它們能否不負所托?
答案很可能并不樂觀。
行業內人所共知,機票和酒店業務才是攜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攜程之所以是攜程的根本,旅游度假這一塊則要弱勢得多。更關鍵的是,以團隊游為代表的旅游度假已經屬于落后產能,無論如何也托不起一個省會城市的夢想。
不妨先看看攜程旅游自己公布的數據:2023年,攜程私家團在整個團隊游產線占比較2019年提升近4倍,國內私家團銷售額同比2019年增長近370%,2-9人小團增長超100%;攜程跟團游數據顯示,一人旅行的訂單占比提升了25%;短天數出行占比從2019年的26%提升到現在的32%;當地參團的出行占比更是超過了58%;定制游需求大幅反彈,攜程平臺定制需求單反超2019年30%。
上述數據自然都很激動人心,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有個巨大的硬傷——只有基于在團隊游中的占比提升,而隱藏了團隊游盤子的大小;只有各項業務同比2019年銷售額的增幅,而隱藏了2019年銷售額到底是多少。
類似于這樣的刻意掩飾,多半是因為某種難言之隱。
那么,到底是什么難言之隱呢?
團隊游市場下滑
攜程并不生產產品
日子不好過的傳統旅行社是供應商
國家旅業網根據文旅部歷年發布的文件,整理出如下數據: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國旅行社總數為37794家。2019年上半年,全國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7773.36萬人次、22784.40萬人天。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國旅行社總數為50780家。2023年上半年,全國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5841.91萬人次、14258.05萬人天。
算下來,2019上半年,平均每家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2057人次,6029人天。到了2023上半年,平均每家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1150人次,同比2019同期下滑44.10%;2808人天,下滑53.43%。
44.10%,53.43%!如此的下滑幅度不可謂不慘烈。說傳統旅行社正在節節敗退,想必并不為過。
而傳統旅行社的核心業務,正是團隊游——由私家團、定制游、2-9人小團、當地參團等等所組成的團隊游。
事實上,攜程旅游并不生產產品,他們的團隊游產品供應商,正是這些日子并不好過的傳統旅行社。
在整個團隊游市場斷崖式下滑的背景下,你非要說我家的團隊游產品比前幾年提升了多少多少,那就好比某膠卷貿易商驕傲的宣布:“2023年,我們家膠卷的銷售額較2019年提升了2倍。”這聽起來確實很振奮人心,但想想膠卷這個市場已經快速萎縮到可以忽略不計了,那么你家提升幾倍甚至幾十倍,又有什么意義呢?
眾所周知,我國的旅游正在快步進入一個大旅游的時代,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自由行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國內游方面尤其如此。趨勢一旦形成,很難逆轉。
所以說,我們贊賞南昌文旅的努力,但若要指望攜程旅游助力品牌升級,只怕真的是想多了。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