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變革2021旅業復蘇大會專題報道——去旅行社化,去景區化,去酒店化,是這樣嗎?
3月31日,由國家旅業網和騰軒旅游集團聯合主辦的“堅守·變革2021年旅業復蘇大會”暨第十六屆“光·影”國家旅業時尚盛典在北京飯店諾金舉行。這是一場聚焦于內容、探討旅行社行業變革、重新贏得復蘇旅游市場的高質量大會。
在下午的變革環節中,還進行了一場以《去旅行社化,去景區化,去酒店化,是這樣嗎?》為話題的圓桌討論。這場討論由深圳佳程旅行創始人文翀主持,新日國旅總經理王文忠、荷蘭國家旅游會議促進局亞洲區總監&中國區首席代表楊宇、途牛旅游網副總裁齊春光、橙果房車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宏、飛象旅行總經理王鶴共同參與了探討。我們摘取了部分精彩內容與業者分享。
文翀:今天下午論壇的主題,也是戴斌院長在去年12月14日提出來的。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指我們真正要把旅行社這個機構去掉,而是它可能產生的職能被其他機構取代。現場各位怎么看?
王文忠:這個主題最主要的字是去,不是不需要旅行社了,是不需要我們太傳統的旅行社。我們面臨不是不需要我們旅行社,是要去旅行社化,傳統方式沒有辦法再去生存。包括旅游行業,沒有資源的旅行社面臨更多的困境。我們不管怎么樣要不斷的去學習,不斷去創新。危機真的是機會,我們大家不要把它停留到口頭上,包括景區和酒店。我想用事實告訴大家,勝利不遠了,而且勝利也一定在我們這些堅守的業者當中。
楊宇:非常同意王總說的,去旅行化不是說旅行社不存在了,也許是旅行社提供的服務和功能也有一些轉變。我想起來以前在荷蘭的時候有一些百年老店的旅行社,規模從來沒有做到多少億的規模,都是家族傳承下來的,一個家族傳承下來幾代人就服務另外一個群體家族的幾代人。
剛才王總說的那句話也非常對,一尺寬萬米深。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變化,實際上這種變革在潛移默化當中發生的,對我們旅游業提出一個思考,在荷蘭至少有相當規模的企業取消了旅游部,在荷蘭業界也存在我們說的去這個化,去那個化,也是在思考他的功能,提供的服務是不是有轉變,這是個非常明顯的趨勢。
齊春光:去旅行社化,不是去旅行社,是去以前一些傳統的業務,不管是銷售端還是采購端都需要轉變,不轉變肯定是不行的。窮則思辨,變則通。現代旅行社不能做簡單的大自然的搬運工,在里面必須要賦能,必須要有自己的添加內容,有生產內容。
另外是我們要打造場景不可能再到過去把簡單的資源疊加,這樣后期的產品肯定不行。后邊做大而全的旅游集團或者旅行社,基本上不可能了,不是說絕對沒有,基本上不可能了,我們做小而美的機會一定是非常非常多的。
王宏:我們都已經是老旅游人了,堅守了旅游30多年,但也確實是在變革,我經歷過非典,這次又經歷新冠,去年轉行做的房車,真的是為了適應不破不立。
目前咱們國內對房車的感覺停留在初期階段,很多人把房車理解為就是在房車上住,房車上吃,其實有各種各樣的房車。年輕人有很多開著房車到全國各地旅游,還有很多老年人。
至于說會不會影響酒店,影響景區,旅游的人多了只會助力酒店景區更好發展。更不用說旅行社了,各地跟旅行社有一些配合線路,我們提供露營地在哪兒,選擇酒店還是要靠旅行社的。
王鶴:景區定位要特別明確,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客戶,包括自己旅行社的定位都是比價重要的。從大到小整套的邏輯,前前后后把景區的內容做得更豐富一點,這是內在內容上。外在內容我們主要做一些視頻、直播,客人參與度比較強的活動,讓客人來拍視頻來發,客人的傳播度遠遠大于我們自己做傳播。相信如果景區增加自己的內容,根據自己的文化有沉淀的話,還是會吸引到很多客人。
關于圓桌討論的詳細內容,請關注【旅業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