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億、916元!十一旅游市場冷熱不均 | 旅業前哨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國慶節假日七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65億人次,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7008.17億元。
算下來,次均消費916元,創造了春節之后的最佳成績。
那么,這個最佳的含金量如何?且聽國家旅業網的解讀。
消費增幅強勁 | 次均日消費增幅強勁 實現三連增
因為去年中秋當天恰逢國慶黃金周長假,兩個節日合二為一,去年的假期因此多了1天。所以,今年數據的絕對值不如去年,如下圖:
但算每日平均值的話,今年十一黃金周的各項數據,顯然還是要更勝一籌。如下圖:
如果我們再對比下2024年全年其它假期的數據,則更加顯而易見,今年十一黃金周次均日消費增幅強勁,足以和年初的元旦假期遙相呼應,完全算得上一個漂亮的收官。
尤其可貴的是,這個次均日消費走勢,保持了今年五一假期以來的增長勢頭,實現三連增,且增幅顯著擴大,可喜可賀。
入境游是最大亮點 | 每4個入境的外國旅客中就有1個是來過中國的老朋友
許多人會認為,今年十一假期旅游消費強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節日前幾天股市的狂飆猛進帶來的消費熱情高漲。
這肯定有一定道理,但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不信你看看同樣是十一假期,電影市場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4年國慶假期7天,全國電影市場共產出票房21.04億,比去年“國慶-中秋”(9.29-10.6,共計8天)大跌7.3億,跌幅超過25%。旅游和電影,放開初期的絕代雙驕,現在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這個假期,旅游市場上最為亮眼的,恰恰是和咱們的A股沒什么關系的入境旅游這一塊。
攜程旅行發布的《2024年國慶旅游消費報告》顯示,國慶假期,攜程平臺的出境游和入境游日均訂單量超過2019年,創歷史新高。
相對而言,入境游增長更為明顯。報告顯示,國慶期間,攜程入境游日均人次增速近80%,超50%的外國旅客在中國停留超過7天。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每4個入境的外國旅客中就有1個是來過中國的老朋友——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回頭客的比重有多么重要。
國家旅業網注意到,今年所有平臺及媒體對十一假期的分析和報道中,旅行社都已經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不再有人提及。不過其實,正如我們之前不厭其煩地提示的那樣,旅游業很大,旅行社依然找得到自己的位置,其中入境游正是極好的機會。
賓館民宿自食苦果 | 今年再降降也好 降降更健康
如果說除了旅行社,一片紅火的假期亮眼市場還有什么失意人的話,那自然非賓館民宿業者莫屬了。
攜程旗下市場洞察平臺FlightAI數據顯示,國內酒店均價同比去年有明顯回落。飛豬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國內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去年下降約6%;去哪兒數據則顯示,今年國慶期間,國內高星酒店均價同比下降15%。
當然,酒店去年的價格過于虛高,當時就出現過大跳水的名場面,就這樣還惹得許多游客寧愿睡在車上也不肯進店。所以,今年再降降也好,降降更健康。
至于民宿的情況,《工人日報》有這樣的描述:從發達的濱海到偏遠的西部地區,從江南水鄉到北方曠野,時常聽到民宿經營者的一聲聲嘆息。
民宿遇冷,成為今年暑期旅游市場的一大特征。單價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減少,似乎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民宿遇冷,延續到了這個十一假期。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民宿老板訴苦:哪怕價格對半打折,這個國慶長假依舊面臨客人少,住不滿的窘狀。
然而,這樣的帖子下面,更多的回應,是來自看客們的幸災樂禍。
去年行情好的時候,民宿老板們隨意大幅度漲價不說,還隨意取消游客的訂單,現在出現這樣的局面,大概也是逃不掉的因果吧。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