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的這個冬天無比冷,從業者拿什么守得云開見月明?
作者 / 編輯:史凱
審核:雷蕊
繼周邊國家開始逐漸探索有條件的對中國“放開”之后,10月20日一則“中國游客共41人抵達泰國”的消息再次引起業界廣泛關注,不少從業者以為出入境游恢復指日可待。
然而時隔僅一天的21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就發布消息稱,暫不恢復出入境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這個綜合性指導通知,可謂明確宣告了出入境旅游短期內重啟無望。對于靜待今冬出入境游能得以解凍的旅行社從業者來說,“這個冬天有點兒冷”。
拿什么守得云開見月明?
“今年領隊真的太難了!”10月21日,在“暫不恢復出入境團隊旅游”的消息公布后,有著多年從業經歷的出境游領隊陳韻嫚在接受國家旅業采訪時感嘆,目前有很多專注于出入境旅游業務的企業受到嚴重打擊,挺不下去面臨倒閉,很多旅行社的出入境旅游業務都改成了國內游業務,然而國內游仍然看不到生機。
北京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蘇先生告訴國家旅業,“往年我們的業務中出境游占一大半,主要發團到泰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國家或地區,業績很好。今年疫情之下,出境游為零,不得不改為跨省游,而跨省游基本上也為零。前幾個月只是接了零星幾單人均300元左右,當天往返的省內游和周邊游,都是小企業員工團,基本上接不到散客。
”近年來,中國的出境旅游人數和境外旅游支出均居世界首位,數據顯示,以往每年一季度大約有3000-3500萬中國公民出境游。
而今年,據文旅部9月25日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旅行社出境旅游組織331.10萬人次、1625.70萬人天,同比減少77.74%、78.25%。
出境游的停擺,讓旅游業及相關行業中的無數企業及個人受到嚴重沖擊,專注于出境游業務的企業利潤暴跌、損失嚴重。
以經營出境游業務為主的凱撒旅業(000796.SZ)為例,其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今年1至3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1.30%至7.53億元,利潤總額下降224.06%至-0.65億元,因1月預付旅游資源較多,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同比下降358.72%至-2.93億元。
眾信旅游(002707.SZ)的一季度財報也是同樣不堪,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42億元,同比下降53.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2906.17萬元,同比減少144.8%。眾信旅游稱,在疫情影響全面恢復前,公司將在國內游、國內碎片化產品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大力發展周邊游、國內游產品。
從事出境游業務的領隊、導游等從業者更是叫苦不迭。很多從業者轉行開網約車、做微商、做直播帶貨等。
“作為從事多年出境游落地自駕業務的我,疫情把我變成了一名網約車司機。”出境游從業者寧先生對國家旅業說,他圈里的很多從業者今年都是入不敷出,很多領隊都暫時轉行了,還有的從業者去做保安、接送孩子上學,也有賣房子的,大家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挺過寒冬。
但也并非所有從業者都能夠順利改行,很多從業者遇到轉行再就業的困境。出境游領隊劉先生說,今年到目前為止他都是零收入,養家糊口受到嚴重沖擊。“希望能獲得一些相關補助,我們的生存堪憂。”
“旅行社行業裁員的裁員、散的散,還在堅持的都很難很不容易,需要扶持幫助。”從業者王曉斐說。
國外著急了
5月7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跨境旅游人數可能會下降60%-80%。
報告還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跨境旅游規模同比下降22%,國際游客減少6700萬人次,造成800億美元損失。其中亞太地區游客流失最多,同比下降35%(3300萬人次);歐洲下降19%(2200萬人次);北美和南美州下降15%;非洲下降13%;中東下降11%。
中國是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源國,也是最大的出境游消費來源。據《2019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1.55億人次;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的國際游客總人數為15億人次,其中,來自中國的旅游消費排名第一。
中國出境游的停擺,不僅使國內企業遭遇重創,還使國外受到嚴重沖擊,國外依賴于中國游客的旅游和消費。一直依賴于中國游客的國家可以說急的捉襟見肘,開始逐漸探索有條件的對中國“放開”。
近日,嚴重依賴旅游業的泰國表示,從10月份開始推出特別旅游簽證(STV),簽證辦理費為每次2000泰銖,單次簽證辦理允許在泰國停留90天。
中國是泰國最大旅游客源國,2019年入境泰國的中國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占泰國國外游客數量的四分之一。
日本的著急程度不亞于泰國。近日就有消息指出,日本將放寬中國商務人士入境,且免除14天隔離。據日本媒體報道,中日政府就重啟兩國間短期、中長期商務人員往來的消息有望在近期官宣。短期簽證恢復商務出差人士,滿足一些條件后,入境日本后可免除14天的隔離;日本政府也擬取消赴華旅行禁令。
國家旅業還注意到,泰國、日本之外,新加坡近日也恢復了中國公民短期旅行簽證申請及入境。
不要對“報復性反彈”抱有太高奢望
出入境旅游何時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放開,恢復回暖之后會不會”報復性反彈“,今后的發展將何去何從等一些列討論聲一直不絕于耳。
此前中國旅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曾認為,出入境旅游市場有望根據各國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冬明春逐步恢復。然而目前看來,只能寄希望于明春甚至明年底前恢復了,甚至有的從業者調侃道,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會好起來的。
在陳韻嫚看來,今年即便是恢復了,需要隔離14天,也沒人敢去。明年如果恢復,泰國、越南、日本可能會是最早開放出境游的地方。
國家旅業注意到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全球旅游業的復蘇進程需等到2021年。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今冬恢復出境游的希望不,但如果明年春夏還不恢復,對旅游業的影響是極其慘重的,不少旅游企業都會油盡燈枯。而且復工不等于復產,基于安全、收入等情況,不少游客也會存在觀望情緒,旅游企業千萬不要對“報復性反彈”抱有太高奢望。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