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齊獻策 | 旅行社如何把握香格里拉新商機
導語:
6月8日下午,以“旅行商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香格里拉首屆旅游業發展論壇圓滿舉行。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謀香格里拉旅游產業新未來。
導入新理念 謀劃新思路
論壇上迪慶州副州長哈玉峰指出,本屆論壇旨在如何利用香格里拉品牌影響力和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推動迪慶旅游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且近年來,迪慶州始終堅持把旅游業作為全州重要支柱產業發展培育,無論是景區建設、服務設施建設、還是交通建設,在旅游接待能力和交通通達條件方面都實現了較大提高,迪慶已成為云南大滇西旅游區和大香格里拉地區重要旅游集散地。
楊勁松:創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形式
就本次論壇的主題,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所所長楊勁松博士在課題《旅游目的地建設與社區發展》的分享中談到,香格里拉世界目的地建設乃至中國旅游目的地建設都面臨著同樣一個課題,就是無論主客,對目的地建設的要求都越來越苛刻。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在這部分轉化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方并不僅僅為游客,還有目的地居民和相關社區,以及所有利益相關方。
從本質上看,這是高質量發展理念中主體要求的具象化。這種高質量對當地居民、目的地旅游企業、目的地政府有著全方位的高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楊博士提出“我們需要創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形式。總的指導思想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則融,能融盡融”。而每個相關方在做好自身舉措完善主客共享機制的同時,需要向開發模式要動力,既形成當地居民建設目的地的更多動力,也形成外部資源持續注入的吸引力。
通過持續加強產品研發及穩步服務品質,決策者和開發者切實承擔起對沿線城鄉居民、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的社會責任,未來目的地建設的光明前景才是可期的。對此楊博士列舉了定制旅游、分享住宿、創新當地玩樂等項目案例。他表示我們所期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路特征是生活化和活態化的,且是易參與、廣覆蓋、能創新、可持續的,在此基礎上加速推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便利化。在這方面做出積極探索的迪慶、甘孜等地州,通過簽署旅游戰略合作協議等實質性措施,共同推進了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的建設。
明慶忠:發展特色產品,完善設施建設
在談及未來五年的規劃時,哈玉峰副州長在開場的致辭中提到,迪慶州將按照“全域旅游”的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城市,建設一個“四通八達、高效快捷、開放包容”的香格里拉。
就此戰略,云南財經大學旅游產業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明慶忠教授帶來了題為《全域旅游促進藏區持續發展》的分享,分享中明教授提到,在對香格里拉旅游發展的布局上,在2014、2015年,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模式還沒有得到廣泛普及時,就已經做了全域旅游發展和產業融合的項目布局及線路安排,并提出了全域旅游、高品質戰略、精品戰略、過程戰略四大發展戰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三三三四”的發展戰略,包括“三調”,即調市場結構、調創業結構、調產品結構。“三提”:提文化品位、提環境品位、提建設品位。“三精”:抓好精點、精線、精品。“四強化”:強化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強化親和力、強化想象力。讓旅游成為了香格里拉減貧的持續動力,且效果明顯。普達措、松贊林寺、以及巴拉格宗的巴拉村等都是很明顯的例證。
做好特色主題旅游產品,同時通過基礎設施改善等方式,形成民族文化體驗產業,構建旅游與民族村寨融合體系,成為旅游扶貧、鄉村休閑、產業融合示范區,帶動藏區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的建設要求中明教授指出,要注重社區利益分配問題,要讓社區居民真正從旅游中得到實惠,與此同時一定要保持特色、突出特色,作為政府要強化引導,保證旅游服務質量。
高舜禮:物質精神齊脫貧 以旅游+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全域旅游的發展需要迪慶及香格里拉不斷推動旅游+鄉村振興發展,這同時也是發揮旅游產業優勢、鞏固脫貧成果的需要。所以就2020年脫貧以后的發展,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游報前社長、總編輯高舜禮先生帶來《后脫貧時代的旅游+鄉村振興》的主題分享,在分享中高老師首先指出要積極開發精小化項目,包括擴大旅游產業分布、豐富旅游吸引物種類投資、開發要小而精、突出外在和內涵特色。
其次要拓展“旅游+”業態內涵。要對應當下旅游市場需求,以“旅游+”的全域旅游理念,解決目前因內涵簡單、雷同和枯燥而造成的部分地區所面臨的客源不足的情況。例如旅游+農事活動或農耕文化、旅游+林業或林下經濟、旅游+畜牧等,讓游客深入體會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韻律和奔放濃郁的民族風情,這或許就是游客所追尋的香格里拉。
最后要發掘文旅融合的市場賣點,可以倡導香格里拉生活、搞好小演藝、做活“非遺”、過好節慶、做好文創、并服務朝覲與禪修。構筑宜居宜游的生態環境,包括保持生態宜居、衛生整潔、保有傳統風貌和一定比例的原住民。更重要的是做好多方面的措施保障,比如改善鄉村通達性、加強智慧旅游建設、提升鄉風文明、加強職業培訓、以及維護原住民的利益。
陳文杰:挑戰瓶頸與局限 競爭+合作刻不容緩
香格里拉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自然風光壯美,人文資源豐富,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還是面臨一些局限性和瓶頸問題。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院前院長陳文杰先生在《創新合作推動大香格里拉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分享中就局限性談到,國家有關部門對香格里拉的旅游發展缺乏更具體的規劃和指引;且區域內旅游開發同質化嚴重,開發與發展趨于碎片化;跨省區的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彼此呼應不夠,開發低效化情況比較嚴重;區域旅游品牌趨同,欠缺大局組織的合理的推廣和營銷。
所以創新合作是大香格里拉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以此促進區域開發一體化和品牌一體化為原則,促進區域的長遠發展。陳文杰先生就這些問題,建議各地旅游部門要重新定位,深挖自身文化內涵,突出資源特色優勢,打造自身核心能力。努力摸索跨區域合作形成政府引導、創新區域合作的新模式。
建議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能成立大香格里拉跨省區的領導協調小組,從多方面創新統籌協調;更關注游客和市場需求,避免無序重復、低水平和低效的開發建設;要解決創新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打造整體品牌。
建議迪慶州、香格里拉市要有開放的心胸和大的格局,努力推進大香格里拉區域一體化;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打造樞紐中心和集散中心;把鼓勵各市縣創新發展作為要務,打造屬于自己的IP,形成核心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創新服務方式,在深度體驗方面下大功夫。
旅行社發揮推廣職能 打造優質產品 帶動旅游發展
就“如何助力香格里拉脫貧之后的旅游發展”這一課題,姜莉麗副市長與到場的五位嘉賓:雪松文旅副總裁劉紅娟女士、云南中旅社總經理楊琦女士,本地旅游行業專家代表劉群先生、彭建生先生,以及州人大副主任州工商聯陳俊明主席,分享了各自的見解。
在論壇中楊琦女士表示,云南中旅社作為旅行社,在旅游產業鏈當中擔當起穿針引線責任時,對于香格里拉旅行產品的設計整合和推廣做了很多努力,從90年代推出這條線路開始,就一直在隨著市場的變化對產品不斷的革新,為游客提供最便利優質的服務,無論是產品的相關信息還是需求組合,都以碎片化菜單式的方式為游客展示出來,根據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從多個方面滿足大家的出行目的。
除此之外,每條線路都是經過多次踩點,親自體驗反復融合才有了游客看到的樣子,楊琦女士的踩點路程不是單純的景點觀光,而是深入到村寨中去,親自體驗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通過零距離接觸特色文化,把最好的體驗融合到香格里拉產品中,讓游客不僅能聽能看,更能去感受。也因此得到了市場上很多好的反饋。
發揮香格里拉優勢 定制彰顯天堂奇境
關于香格里拉定制旅行產品的情況,彭建生先生談到,每個定制產品都是經過了反復的調查研究才得以面世。他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對云南、四川、西藏等地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結合各個區域特有的風光地貌和自然資源,做區別于打卡式景點的特色產品。而且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品位越來越精致,對定制旅行的各項要求也就不斷提高,所以在產品打造上,更注重為大家呈現一個具有主題特色的核心內容,做到與眾不同。滿足客戶的同時抓住更多客戶的眼球。
在博物旅行和研學旅行上也是如此,把香格里拉的優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這里植被資源豐富,通過設立自然教育基地,與學校合作,發展具有教育意義的、針對小孩的博物旅行,同時也能帶動本土的文化發展。在研學旅行上,發揮各地資源的優勢,開辟新穎的定制方式,針對不同主題和人群,開發高質量的旅游產品。并希望更多旅行社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發展獨特的香格里拉。
展現藏域文化 多業態建設打造高影響力
在談到獨克宗古城以及花巷的優質建設時,入住花巷第五隕石光年酒店的楊琦女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針對這一項建設劉紅娟女士聊到,花巷的建設之所以選擇了香格里拉,不僅僅是因為這里無與倫比的風光和即將開通的高速高鐵,更有很多專家為香格里拉的發展獻策,提出了很多有影響有趣味的發展線路,這些因素都讓大家對花巷的發展充滿信心。
花巷不僅有酒店,有商業街,還有針對當下需求較大、形式獨特的夜間體驗所打造的室內秀《遇見香格里拉》,這部秀不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室內秀,總編導楊麗萍女士還賦予了它全景式藏域生活秀的稱號。為了更真實更完美的將藏域文化展現給世人,這場秀經歷了兩版設計,結合了眾多專家建議,多次研討才有了今天的樣子,這場秀也為花巷留住了更多的客人在這里觀光。
注重地域品牌,沿襲民族風味
目前香格里拉通過文旅融合聚焦資源整合、產業融合、產品競合、品質聚合的方式在不斷革新,行業內紛紛搶抓機遇,實現旅游業態高質量發展,對此劉群先生作為資深的藏文化、在地文化以及旅游業的專家,對于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模式和大家談到,他希望在香格里拉的下一輪開發中,可以更注重建立自己的地域品牌,不要一味的為了大眾的口味忽略了真正的民族味道。劉群先生還為我們講述了幾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故事,很多沿襲已久的習慣都來自于這些古老的文化,而且這里的百姓會將很多故事里的啟迪當做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來自我約束和遵守,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著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地位。
他還提到了藏區人民的喪葬文化,這種文化實質上也為如今的藍天白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之前曾有企業提出要建立火葬場時,劉群先生認為這種建設是相悖于這里特色民族文化的想法。喪葬文化也是香格里拉文明延續的一大特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大體現,所以在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的模式中,一定要注重特色文化的傳承。除此之外,劉群先生還講述了其本人作品《我的獨克宗古城》中獨克宗古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幾個重要階段。
重溫發展歷程 展望旅業未來
香格里拉市以前叫做中甸縣,中間更名為香格里拉縣,然后撤縣立市。在場的陳俊明先生就曾經是香格里拉縣更名后的第一任副縣長之一,陳俊明先生在論壇上和我們分享了當年的一些情況,講述了香格里拉所經歷的奮斗史,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才從一個小城發展成為現在世界的香格里拉,那個時期的領導為香格里拉樹立了正確的品牌形象,為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以后香格里拉的發展也一定要有更好的轉型升級,要做好大滇西環線,乃至大香格里拉環線。在全省的發展中有競爭也要有合作,打通相關系統之間的合作,通過外來的優秀機制促進香格里拉發展。例如現在發展極快的四川,包括發展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藏區的連接,道路的利用,都要通過合理的規劃,借助優秀的軟實力和各類建設提升自我。
參與論壇的各位專家對香格里拉旅游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抱以熱烈的展望,他們根據自身的洞察和見解,提出的若干明敏睿智的獨到見解,令我們對香格里拉旅游的明天,滿懷熱情,充滿期待。
權威評析
對于本次活動的舉行,我們特邀云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旅游規劃中心主任明慶忠先生對本次活動提出指導,明慶忠先生談到:
作為關注和支持香格里拉旅游發展、幾番做過香格里拉及其部分景區旅游規劃的專家,很榮幸受邀參加了香格里拉首屆以“旅行商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旅游發展論壇,與各界人土共議香格里拉旅游發展大計。
其實香格里拉首屆旅游業發展論壇只是由中國旅游集團和香格里拉市利用瑞午節香格里拉五月賽馬節主辦的系列活動一個活動。其活動是“2019年迪慶·香格里拉端午賽馬節暨中國旅游集團首屆‘時光之禮’香格里拉旅游文化節”。“志在精準、力在攻堅”,在整個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以前我也參加過香格里拉五月賽馬節的活動,感覺這次由中國旅游集團推進的活動做得更為精彩,通過舉行馬術比賽、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個人項目賽、香格里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展示等活動,以傳承弘揚香格里拉民族傳統文化和康巴文化,提升香格里拉品牌的同時,促進周邊區域經濟文化交流。
這次活動不僅充分展示了香格里拉的地方文化、旅游資源、旅游發展等,而且結合國家“三區三州”的旅游扶貧活動,與周邊形成了共同推進的態勢。舉辦香格里拉首屆旅游業發展論壇,以“旅行商與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把發展旅游業和精準扶貧進行有機結合,特邀專家帶來《旅游目的地建設與社區發展》、《后脫貧時代的旅游+鄉村振興》、《全域旅游促進藏區持續發展》、《創新推動大香格里拉旅游高質量發展》、《如何助力香格里拉脫貧之后的旅游發展》等分享,從不同角度探討利用香格里拉品牌影響力和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推動迪慶旅游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實現旅游、文化、扶貧等融合發展。
同時,中國旅游集團掛職干部、香格里拉市姜莉麗副市長作為論壇主持人,與雪松文旅副總裁劉紅娟女士、云南中旅社總經理楊琦女士、本地旅游行業專家代表劉群、彭建生及州人大副主任州工商聯主席陳俊明等嘉賓,就“如何助力香格里拉脫貧之后的旅游發展”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切對話,各拋觀點,互展想法,以謀求促進香格里拉的旅游扶貧工作。
我還應邀參加了中國旅游集團“時光之禮”線路上線儀式。中國旅游集團旨在利用已研發的3-4條與當地文化特色相結合、帶有文化體驗、并注重品質服務的精品跟團游產品,利用特色精品跟團游產品,來帶動泛香格里拉旅游產品線路的整體旅游人次,將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融合民族傳統文化活動,讓游客可以在吃、住、行、游、購、娛中親身深度體驗香格里拉的歷史、文化、風光、美食、非遺等旅游產品。促進地區旅游行業可持續發展,激發貧困地區老百姓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作為旅游專家參加了不少旅游的節慶活動,對這次由中國旅游集團、香格里拉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舉辦的香格里拉端午賽馬節暨中國旅游集團首屆‘時光之禮’香格里拉旅游文化節感觸頗深。
首先感覺到中國旅游集團真心實意、實實在在在進行各種形式的幫扶,從本次活動的精心策劃、精心準備、實質推進等即可“窺見一斑”;邀請業界、學界、政界、商界、媒界等共議共商香格里拉里旅游發展和通過旅游的幫扶策略;邀請滇川藏相鄰地區參與活動,謀求區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致富;組織了可觀的媒體群進行考察、參與,進行深度報道,對宣傳促銷香格里拉旅游品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供舉辦首屆旅游業發展論壇,為香格里拉旅游發展和旅游扶貧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提供了一些精彩的案例借鑒,助力旅游+在香格里拉地區進入快車道發展。
尤其是依托中國旅游集團的旅游主業,結合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線路相關產業鏈帶動型產品成為了工作推動重點,圍繞“時光之禮”迪慶旅游扶貧線路開展旅游宣傳等幫扶工作,協助地方黨委政府擴大活動的影響力,提升扶貧點特色節慶的品質和宣傳力度,不斷鞏固對口幫扶成效,持續推進“造血式”扶貧工作。將傳統民俗項目品牌化、市場化,實現旅游富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據介紹,中國旅游集團發揮了集團旅行社業務優勢,打造大香格里拉“時光之禮”旅游扶貧主題線路,在全球2200多家旅行分社及官網、客戶端同步銷售,2018年實現銷售3545萬元,向大香格里拉地區輸送游客1萬多人次,成為集團拓展旅游扶貧模式的全新嘗試。讓旅游成為了香格里拉減貧的持續動力、用旅游促進藏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和諧發展。我們需要這樣的幫扶單位,需要這樣的實際到位行動,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