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放假四天,全國將超1.5億人次旅游! 旅游APP游客量大增50%
3月22日,根據中國政府網最新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將調整2019年勞動節放假安排: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4天。增加假期這個在兩會期間備受國人關注的話題,得到了落實和執行。
五一假期調整預計將超過1.5億人次旅游
公共假期的調整會如何影響旅游熱情? 在線旅游平臺攜程聯合相關調研機構,最近通過網絡問卷對國內128個城市的近8000人進行了調查,其中在 “哪些因素會刺激旅游熱情”的問題上,增多公共假期或帶薪假期排名第一,按照百分比算,有78%的人選擇。對網友的調查發現,在增加假期的方式上,恢復五一長假的票數最高,其次是延長春節、周末2.5天休假。
攜程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彭亮分析,假期多少與長短已經成為影響旅游消費的關鍵因素。適當增加小長假或長假,會很大程度上激發國人的旅游意愿,也有利于解決我國旅游者集中在國慶、春節黃金周、以及寒暑假“集中旅游”,體驗不好、公共資源壓力大的問題,平衡旅游業的淡旺季。
參照往年小長假的情況,攜程旅游專家預測,如果今年五一從1天假恢復成為4天的小長假,預計全國可能會有1.5億人次旅游,特別是對于國內游、本市本省內的旅游,高鐵、自駕游,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也會吃住行游購各個行業帶來相當規模的消費。對于去日本、港臺、東南亞的周邊出境游,預計也會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從2018年的數據看,中國旅游研究院綜合測算,2018年“五一”假日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1.47億人次,同比增長9.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871.6億元,同比增長10.2%。而七天的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也就是說,7天國慶長假的旅游消費是五一的6到7倍。
專家分析,增加假期促進旅游,不僅可以滿足國人的休息、休閑旅游權利,對促進消費、拉動內需也有顯著作用。據測算,2018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
小長假催生旅游高峰,外出旅游應提早規劃
“五一”勞動節處于春夏交替之季,正是百花齊放出游的好時光。而隨著放假消息的更新,今年五一會再次迎來出行高峰。攜程旅游專家表示,五一放假時長變動后,攜程APP旅游入口搜索預定量激增50%,已經有人在計劃趁著假期外出旅游。而旅游產品價格肯定會隨著出行人數進行波動,旅游資源會面臨再次緊張,提早做好出行計劃能夠節省不少錢。
記者了解到,旅行社會提前向航司、酒店、地接采購旅游資源,旅行社為保證產品售賣,一般會早期以低價提前拋售一些資源,所以“提前預訂”是獲取低價最簡單的手段。
根據攜程度假產品相關預訂數據,預測今年五一出境游,泰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美國、意大利等,將成為熱門的海外目的地。而在國內游上,重慶、杭州、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廣州、昆明、南京、三亞,預計將成為人氣目的地城市。西湖、故宮、上海迪斯尼、黃山、兵馬俑等景點預計人氣爆棚。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