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問答 | 2020年端午節假期旅游市場總結及下半年旅游經濟走勢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0年端午節假期旅游市場數據和相關信息。中國旅游研究院負責同志在京接受了媒體采訪,就旅游市場數據、產業振興和發展趨勢等話題,回應了旅游業界的共同關注。
【問】文化和旅游部昨日發布端午節假期三天的旅游市場數據,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4880.9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2.8億元。您如何評價這組數據?
【答】盡管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生的疫情讓各地居民出游趨于謹慎,為期三天的端午節假期還是處于有序復蘇進程。2020年端午節三天,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4880.9萬人次,同比恢復50.9%;實現旅游收入122.8億元,同比恢復31.2%。與勞動節假期相比,恢復進度分別回落2.7個和5.5個百分點。但是與清明節假期相比,恢復進度則分別提高12.3和11.9個百分點,人均每次旅游消費也有明顯增加。數據表明,旅游消費的信心正在恢復,產業振興的動能開始積聚,旅游經濟觸底反彈和穩中向好的趨勢仍在繼續。
端午節假期三天,文化和旅游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指示精神,從細從嚴落實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要求,節前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節中召開工作調度會,層層壓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全面推進智慧旅游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景區廣泛實施“預約、錯峰、分時、有序”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旅游市場呈現“安全、文明、融合、有序”的特征。假期三天,沒有因為旅游活動而發生疫情傳播與擴散,沒有發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沒有出現重大旅游投訴。游客總體滿意度85.0,處于“滿意”水平,較勞動節期間略有提升。
【問】各地旅游市場復蘇情況如何?
【答】根據位置大數據計算,端午假期游客接待規模位居前列的省份有:1、廣東2、四川3、河南4、山東5、江蘇6、湖南7、河北8、安徽9、浙江10、重慶。旅游市場同比恢復46%以上的省份有:河北、海南、四川、安徽、湖南、浙江、廣東、上海、內蒙、江蘇等。
【問】能否分享更多的旅游市場和消費行為方面的數據?
【答】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長期關注微觀層面的旅游市場數據,通過與中國電信、深大智能、攜程、美團、馬蜂窩等企業合作的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我們對端午節假期旅游市場的微觀數據進行了多元化采集和深度挖掘。
自駕游、周邊游和文化休閑,帶動旅游市場有序復蘇。端午節假期三天,受安全、品質和家庭出游動機的影響,選擇火車和飛機出游的游客占比僅為5.6%。端午假期期間游客平均出游半徑111.5公里,目的地游憩平均半徑13.5公里,分別較勞動節假期平均收縮了18.3%和19.3%。游客平均出游時長20.3小時,較勞動節假期下降了50.1%。從假期三天的環比情況來看,出游的謹慎態度已呈明顯的緩和跡象。中國旅游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22.8%的游客將出境游轉變為國內游,32.2%的游客認為“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國內中長線旅游變為省內游或近程游”,53.8%的游客有意縮短游程并降低旅游花費。
文化遺產受到游客追捧,多數游客愿意參與目的地文化活動,分享目的地美好生活。傳統文化融合國潮時尚元素,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廣州、沈陽、西安等地區的漢服體驗館、古風攝影寫真、傳統手工坊國風消費訂單數量可觀。上海、長沙、西安等多地景區推出華服走秀、國風表演以及游客著漢服免費入園等活動。南京等地舉辦沉浸式國風市集、端午漢服夜間專場體驗活動。廣東從化、安徽蕪湖、江蘇鎮江推出以端午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游。中國旅游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高達92.4%的游客體驗了各類文化活動,其中游覽歷史文化街區的比例最高,達44.7%。
【問】景區預約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也是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在端午節期落實情況如何?
【答】端午節假日期間,“預約、分餐制、一米線”等旅游消費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文明旅游蔚然成風,“要旅游,必預約;無預約,不旅游”已逐漸成為人們休閑旅游的新習慣。中國旅游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有81.7%的游客體驗了預約,較勞動節期間提高4.3個百分點,其中71.4%的游客認為預約體驗很好。部分未能預約到門票的游客表示雖有遺憾,但對預約出行表示理解與支持。山東省運行A級旅游景區門票預約平臺實現各大景區的資源整合和預約服務。貴州省推出“一碼游貴州”全域旅游智慧平臺方便游客預約。河北省431家A級旅游景區已全部實現通過省平臺線上預約。上海、河北、湖北、貴州、山東、山西、廣東、黑龍江、新疆自治區等地發布出行提示,倡導居民“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一米線”,就餐時采用自助或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問】現在旅游活動主要在近程、周邊和本地休閑,中遠程市場有復蘇跡象嗎?
【答】中遠程交通客運平穩有序,旅游市場復蘇的先行信號開始顯現。節前一周,我國航空客運運力達170.2萬客座,位居全球各國首位,與第二至四位的美國、日本和俄羅斯之和相當。美團大數據顯示,端午節整體機票價格較去年下降30%,多條航線推出機票2-6折不等的優惠幅度,北京—上海、北京—廣州、北京—昆明、北京—西安、北京—貴陽往返機票低至五百元上下,預定量減幅較節前有明顯改善。端午小長假首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753萬人次,創春節后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少數班列出現車票售罄現象。6月26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約522萬人次,加開旅客列車262列。旅游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300公里以上出游距離游客占比為12.7%,較勞動節期間提高了2.4個百分點,中遠程旅游市場呈有序復蘇跡象。
【問】您和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學術團隊一直堅持與市場主體同行,也負責旅游經濟運行監測與政策研究,請問對下半年的形勢怎么看?對旅游從業人員有什么建議?
【答】一是要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市場環境。在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之前,快速響應與精準管控疫情,穩步推進經濟社會恢復正常,將是國家和地方工作的主基調?,F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壓力很大,不確定性因素還很多,城鄉居民對集中出行和聚集消費很謹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至高無上,這是旅游工作的底線,決不能破,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對此,同志們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
二是要與中央決策和旅游系統的工作要求相向而行。自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游部門時刻牽掛著業界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春節過后就開始暫退旅行社80%的質量保證金,3月中旬各地陸續恢復省內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4月份調整旅游發展基金為旅游企業紓困解難,專題研究穩定導游隊伍的政策措施。在聯防聯控機制內密切溝通旅游行業需求,指導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旅游行業協會和大型旅游企業用足用好中央和地方政策。每個節假日,也都是各級旅游部門最忙碌的時候,包括恢復跨省旅游業務業界訴求,已經做好了政策儲備,條件成熟時將頒布實施。經此一疫,我們已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希望更多的旅游企業適應省內跨市旅游、周邊游、鄉村游和都市休閑游的市場需求,研發定制旅游、研學旅游、自駕旅游新產品,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三是要有信心,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當前,旅游業正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化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多期疊加,我們有一百條理由為創業創新而鼓勁加油,有一百條理由不能去唱衰行業,更不能任由一些網絡寫手以偏蓋全,拉流量、帶節奏。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和市場因素,我們對2020年下半年旅游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也即3+和4-之間的預期。雖然不排除北京等少數省市呈“W型”波動的可能性,但是全年旅游經濟呈“U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
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