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增設企業管理部 負責戰略和投資管理
不斷拋售資產之后的華僑城開始調整組織架構。1月2日,華僑城在回復投資者關系活動公告中指出,此前華僑城董事會會議通過了調整公司組織架構的議案,增設企業管理部。而新成立的部門則負責戰略和投資管理。
華僑城在公告中指出,隨著業務的擴張、公司層級的增多,與國資委各局室等上級單位的專項工作職責對接缺位等管理問題逐步顯現,尤其對各經營指標不佳的企業整合管理,需有專門職能部門進行綜合統籌、專項負責,因此增設企業管理部負責以上職能。而調整后,華僑城本部擁有11個職能部門。
實際上,這并不是華僑城首次調整組織架構。2018年3月,華僑城就對原有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當時撤銷了原有的3個事業部,既旅游事業部、歡樂谷事業部、酒店物業事業部,并將這些事業部的業務由單獨設立的3個子公司管理。
在華僑城不斷調整架構的背后,也越發顯露出傾向文旅的布局。近段時間來,華僑城一方面不斷轉讓旗下項目投資,另一方面也在大手筆“買買買”,這其中包含諸多文旅項目股權。10月16日,湛江市和華僑城簽訂了全域旅游開發合作協議,準備在五年內投資不少于50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華僑城以“政商合作的模式”在文旅項目上跑馬圈地,已布局了50個城市,投資總額近萬億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進一步分析指出,這兩年華僑城積極發展文旅產業,對于一些經營不好的項目,會通過轉讓來回籠資金。華僑城這幾年項目擴張非常迅猛,本身也有一定的資金壓力,而在業務調整之后,也會進行相應組織架構調整。資深旅游專家王興斌此前就曾坦言,華僑城前20多年的發展給旅游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但這兩年發展有點冒進。未來發展如何與國企改革有很大關系。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