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消費者遭遇的“酒店價格不一樣”,背后是否有貓膩?
春節進入倒計時,不少消費者開始了返鄉、旅游、過年的計劃。近日有消費者反映“預訂酒店時,同一家酒店的同一個房型,自己和家人搜索出的價格不一樣。”此前的一項用戶調研結果也顯示,有89%的調研用戶曾有過相同遭遇,其中有42%的人完全不知道背后的原因。由于不夠了解,僅19%的參與者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61%的參與者認為這一現象背后是預訂平臺在用大數據“殺熟”。
對此,勁旅網CEO魏長仁表示,酒店是單體數量多、運營復雜的行業,針對每個房間的價格,都有一套復雜的定價體系,且價格會隨著供需、節慶、突發事件等情況進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OTA等平臺要實時獲取價格,展示、接受預訂,但由于系統時間差、“房庫”操作等問題,會存在價格更新不及時的情況,且隨著酒店產品的數量增加,情況發生的比例也同步更大。因此,價格變動是由于時間差等因素導致的主觀感受,而非事實上的“大數據殺熟”。
據了解,針對“酒店價格”不同的問題,許多酒店和預訂平臺也都采取了多種措施。攜程表示,其通過優化平臺的ebooking預訂管理系統,可以將信息傳遞時間從1分半縮短到10秒以內,快速確認價格;同時,預訂頁面也會展示房間在不同會員等級、促銷方式下的折扣或返現,力求價格透明;攜程還設置了專門的人工崗位,幫助酒店進行房型更改、“關房”等操作,避免信息延誤或錯漏。
截至目前,雖然許多酒店和預訂平臺采取了措施,但酒店“價格不同”的現象并沒有根除,加上預訂基數大,導致仍有許多用戶對酒店預訂價格產生疑惑。
版權說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文章轉載于新京報網。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若來源標注錯誤,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煩請告知,后臺將立即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