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100人 | 皇家加勒比游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博士
國家旅業網推出特別策劃“星光不負趕路人——大旅游100人說旅游”。我們聯合100位大旅游領軍人物,奉上精彩的文字和視頻盛宴。總結艱辛、奮進的2020年,一起展望充滿希望和期待的2021年。以下為皇家加勒比游輪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博士的總結與展望:
2020年1月27日為了確保游客的健康安全和配合政府的抗疫行動,皇家加勒比主動按下中國母港游輪運營的暫停鍵,與地方政府、港口、口岸單位密切合作下,實現了上海游輪母港 “零輸入,零輸出,零確診 “,并出臺了船票免費退改政策,與旅行社一起做好航次取消后消費者的后續工作。
為了馳援國內對緊缺防疫物資的需求,皇家加勒比在3月初向上海民政系統捐贈了近百萬的N95口罩及其他防護物資,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同時,皇家加勒比還設立了“旅業振興專項基金” 用于一系列的旅業配套幫扶、資金補貼、免費培訓等措施,支持旅業伙伴共渡難關。
3月以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陸續關閉國門,國際郵輪全線停擺,我們又為幾千名滯留在船上的中國船員啟動了 “船員回家計劃” 。我們歷經曲折,在尋求和嘗試所有可能的路徑之后,最終在駐外使館和上海地方政府的幫助下,讓在海上漂流數月的游子回到祖國的懷抱。4月和5月,在嚴格的閉環檢疫隔離流程保障下, “海洋量子號” 和 “海洋光譜號” 幾百名中國船員在上海入境,所有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充分證明皇家加勒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過硬的船員健康管理。 9月 “海洋光譜號” 作為由國家交通部指定的唯一郵輪,成功了參加2020年海上大型緊急醫療救援專項演練,充分體現了港航單位和國際郵輪的應急管理能力。
2020年,我們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建樹郵輪新冠防疫和應急體系。在北美我們組建了一個由國際頂尖醫療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制定了 “74條” 郵輪安全啟航措施。在中國我們也為每一條在母港運營的郵輪制定了防疫協議,并協助地方和中央政府有關部門起草郵輪行業防疫應急指引,為行業重啟做好了準備。
新冠大流行將作為重大事件載入史冊,并對人類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相信,疫情過去之后,郵輪作為一種深受歡迎的度假方式不會改變,郵輪業者對行業熱情和執著不會改變,皇家加勒比對中國市場的堅守,與旅業的伙伴關系和對消費者的承諾不會改變。
郵輪已經停航一年,新冠病毒不會很快退出歷史舞臺,有專家預測可能會伴隨人類社會2-3年,所以等待病毒徹底消失再談旅游業的重啟,郵輪的復航不是選項。另一方面,由于在疫情爆發初期個別郵輪上出現的群體感染事件,給人們留下了對郵輪公共衛生風險特別負面的印象。之所以會有如此負面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除了中國,郵輪是當時唯一在海外被報道的病毒爆發和傳播場所。后來的發展證明,在大流行期間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很難獨善其身,郵輪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在有嚴格防范和應急措施的條件下,郵輪的安全風險是可控的。我們認為,疫情防控做的最好的中國應當是最具備郵輪重啟條件的國家,至少應當將重啟路線圖的討論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盡早發布行業防疫指引,以便供給側為安全復航做好準備。我們還建議,郵輪在中國重啟,先從開放海上無目的游開始,這是在出境游解禁之前的唯一可行路徑,又可以杜絕輸入性風險。
我們在評估和控制郵輪的公共衛生風險的同時,也應看到郵輪的價值和意義。郵輪固然不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郵輪已經被證明成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度假方式,可以豐富人民的幸福生活方式;郵輪是對外開放的標志,是城市的國際名片,郵輪可以為地方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和數十億元的直接收入。隨著郵輪市場的擴容,不僅直接就業和創收,還有通過乘數效應的間接就業和創收也將不斷增加。毫無疑問,中國已經初步形成從郵輪新造船、修船、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碼頭航道及口岸服務、郵輪服務、旅游、交通、商貿和地產的一條全產業鏈。在雙循環的格局下,郵輪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從以內循環為主的內河游輪和沿海郵輪到以開放的國際大循環為主的國際郵輪。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