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旅游實控人或將變更 西安旅游、西藏旅游等紛紛易主謀變
導語:自華邦健康從二級市場曲折入股麗江旅游后,圍繞麗江旅游實控權的爭奪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近日,麗江旅游發布公告回復深交所問詢,面對可能發生的實控人變更,該公司表示與華邦健康商定同意進一步保持協商,在此期間,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認定和運作模式維持現狀。
事實上,麗江旅游與華邦健康此前已經因價格未談攏導致控制權轉讓未果,而華邦健康提出的15個月內不改變麗江旅游現狀、董事會等協議,已于2019年6月12日到期。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麗江旅游作為擁有眾多優質資源的旅游公司,目前正處于業績下滑的困局,實控人之爭更不利于該公司的長期管理。
實控權或將歸屬藥企,麗江旅游前路迷局
早在2016年,華邦健康就已開始準備入股麗江旅游,曾出資5000萬元參股原麗江旅游大股東麗江玉龍雪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雪山公司”)。隨后,華邦健康通過舉牌、收購等方式,先后耗資9億元在二級市場上取得麗江旅游14.26%的股份。
2017年底,華邦健康以5241.6萬元再次認購山峰公司增發的股權,取得雪山公司控股權,共計持有后者54.36%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麗江旅游15.73%的股份。
面對華邦健康的突然入主,雪山公司和麗江旅游方面均公開表示并不知情。在國有企業控制權之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深交所下發問詢函。隨后,雪山管委會與華邦健康先后發布了《情況說明》和兩份《承諾函》。
華邦健康在《承諾函》中表示,為保證麗江旅游經營管理團隊的穩定,該公司同意自承諾函出具之日起的未來15個月內維持麗江旅游現狀,不對麗江旅游的現有業務、董事會及高級管理人員組成、員工聘用計劃、分紅政策、組織結構、經營計劃等進行調整或改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麗江國資方面將在15個月內收回控制權。
但在15個月后,雙方并未就股權轉讓價格達成一致,“多路并進”的華邦健康董事長張松山仍為麗江旅游實控人。麗江旅游方面雖然公開表示雙方將繼續保持協商,但有媒體報道稱,張松山有望出任麗江旅游董事長,不排除華邦健康下一步改選麗江旅游董事會,派出董事并掌握多數席位。
對于這一說法,麗江旅游董秘辦工作人員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并未聽說這一情況,且當前并無日常業務合作。
景鑒智庫分析師周鳴岐則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麗江旅游旗下擁有玉龍雪山索道、云杉坪索道等毛利較高的項目,自然資源構成天然屏障,但實控權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必將影響麗江旅游正常管理。“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國有財產流失。”
事實上,麗江旅游近年來一直飽受業績下滑的影響。2019年一季報,該公司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下降5.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32萬元,同比下降23.43%。但這只是2017年以來業績不佳的延續,根據財報顯示,麗江旅游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下降,而2019年也并不樂觀。
麗江旅游凈利潤走向
中信建設分析師認為,自2018年10月1日開始,其索道價格下調:玉龍雪山主索道票價降幅33%,云杉坪及牦牛坪的票價分別下調27%、25%,按照相同的客流水平計算,索道價格下調將導致該公司2019年營收下降1.2億元。
而索道作為麗江旅游的重要盈利來源,在國家大力實施景區門票降價的背景下,也成為導致其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
麗江旅游方面曾在公告中指出,降價有利于提升客流,但藍鯨產經記者發現,2018年全年,麗江旅游索道接待客流為369.40萬人次,同比僅增長3.43%。有券商從業者向藍鯨產經記者坦言,傳統景區在降價的影響下,業績普遍不樂觀,且都在尋找新的出路。此時與華邦健康產生實控權糾紛,不利于麗江旅游在新一輪洗牌中生存。而華僑城在云南旅游領域的發展,也將對麗江旅游造成競爭。
傳統景區盈利困境下,“外來資本”紛紛闖入
近年來,國內旅游市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國內游客數量不斷攀升,但傳統景區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卻普遍不佳,被行業外企業“盯上”。
與華邦健康入股麗江旅游邏輯相似的,還有2018年華僑城西部投資擬對曲江文投進行113.58億元增資,成為曲江文投持股51%的控股股東。值得注意的是,曲江文投的全資子公司西安曲江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曲江文旅的控股股東,增資完成后,曲江文旅實際控制人將由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華僑城大股東)。
而這一與華邦健康入股麗江旅游如出一轍的操作,卻于2018年5月戛然而止。彼時,有知情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透露,陜西省政府和西安市對于此事,應該是存在一定分歧。
就在華僑城準備入股曲江文旅的同時,新奧集團通過股權收購整體接盤了西藏旅游上市公司,新奧集團主席王玉鎖成為后者的實際控制人。但與上述兩宗交易不同的是,新奧集團收購西藏旅游并未受到阻礙,順利入主,并為西藏旅游注入大量資源,保住了后者的殼資源。
“傳統景區上市公司業務普遍疲軟,面臨改革,而資本方的強勢入主為其解決了最基本的資金問題,”旅游產業專家張金山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
事實上,在華僑城準備入股曲江文旅時,業內就認為這是為其帶來資金支持,而且同為國企,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重組終止后,不少投資者流露出失望,認為“失去了一個機會”。
除了資金支持外,醫藥企業、燃氣集團紛紛向旅游企業伸出橄欖枝,不乏有與現存業務打通的想法。華邦健康方面表示,旅游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變化較大,主要原因為華邦健康收購了上市公司麗江旅游,合并報表范圍增加,旅游收入板塊大幅增長。同時,不排除通過麗江旅游優質景區資源發展康養事業的可能性。
東方高圣CFO楊秀仁告訴藍鯨產經記者,華邦健康入股麗江旅游是在云南國企混改浪潮的大背景下,該公司看準麗江旅游,是在對標未來大健康領域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消費不斷升級的當下,“醫療+旅游”成為不少企業拓展的新領域。
當下,旅游經濟繼續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較快增長,中國旅游研究院預計,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60.6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6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5%和10%。
“旅游市場熱度不減是對這些資本最大的刺激,在現有業務趨穩后,尋求盈利新板塊也是情理之中。而對于景區公司而言,業務固化急需改革,資本方注入也并非壞事,”周鳴岐表示。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