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浙皖旅游協會發布《蘇州宣言》,共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旅游業率先邁大步。11月25日,首屆長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協會聯席會議在蘇州召開。來自三省一市的旅游協會負責人、行業專家及重點旅游企業代表近百人齊聚蘇州,為共建高品質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言獻策,謀劃長三角旅游一體化的新未來。
當天,三省一市旅游協會共同發布了《蘇州宣言》,提出未來要建立統一規劃、合力發展、協同推進、齊抓共管的新機制,共同推動長三角旅游高質量發展。這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后首個公開發布的行業間共識。
融入國家戰略,長三角旅游迎來“風口”
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迅速發展,產業格局日趨完善,市場規模品質同步提升,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幸福產業。去年,我國人均出游達3.7次,旅游成為衡量現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位列“五大幸福產業”之首。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也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地緣相近,文脈相通,旅游資源豐富,長期以來互為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近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三省一市的旅游交往也日益密切,旅游資源加速溝通、串聯、集聚。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四地旅游總收入達3.16萬億。其中,江蘇旅游業總收入已連續兩年突破萬億,去年達1.16萬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6%,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逐年提高,“旅游強省”的名牌越擦越亮。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旅游業也迎來新的發展“風口”。
“長三角旅游合作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現在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正當其時!”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加快長三角旅游領域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既是長三角旅游、文化、生態資源加強整合的需要,也是促進長三角經濟提質升級的需要,更是為了不斷滿足長三角地區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長三角三省一市旅游聯席會議機制是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國際旅游國際化、專業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潤鋼說,中國旅游協會將一如既往支持長三角旅游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應充分發揮旅游各自優勢、相互借鑒,將各自之美和他人之美結合在一起,共建高品質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為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其他城市群探一條合作共贏的發展新路。
《蘇州宣言》五大要點描繪愿景
長三角旅游一體化發展有何具體舉措?未來能否發行滬蘇浙皖通用的旅游卡,讓游客“一張卡暢游長三角”?長三角城市群的景區景點能否互相實行優惠票價?本次會議引發廣大市民游客的極大關注。
當天,經共同協商,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江蘇省旅游協會、浙江省旅游協會和安徽省旅游協會聯合發布《蘇州宣言》,提出五大要點。
宣言提出,三省一市將設立長三角旅游事務協調共商發展機制,建立長三角地區旅游協會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年一次,在三省一市輪流舉辦。同時設立長三角旅游協會聯絡協調辦公室,就有關事項定期舉行聯合辦公會議。“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要讓老百姓真正受益。”分管了江蘇旅游工作十年的老省領導、現任江蘇省旅游協會會長張衛國透露,“今年首屆會議,先搭建起‘架子’,實行常態化運行,以后還要更大力度、更深層次的推進,力爭每年重點關注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旅游年卡、門票優惠等均已在考慮。”
宣言同時提出,要加強長三角跨區域旅游線路設計推廣,集中優質旅游資源推出一批優質的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打造長三角地區旅游發展共同體,逐步形成“泛太湖休閑旅游度假區”等重點旅游項目;建立長三角旅游信息共享平臺,重要信息聯合發布、重點產品聯合展示、重點活動聯合推介;加快長三角旅游優秀人才的共同培養,積極開展旅游優秀人才的相互學習、交流實踐和共同合作,培育復合型優秀旅游人才。
″長三角地區經濟活力大,開放程度高,創新力度強,有著很好的旅游資源和市埸空間,我們可以共同在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方面做許多工作。″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巡視員詹庚慶充滿信心地說。“此次會議標志著長三角旅游一體化步入實質階段,會議在蘇州舉辦,倍感榮幸也倍增壓力。”蘇州市旅游局局長朱國強說,作為長三角極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蘇州將積極搶抓這一機遇,發揮發揮自身優勢,向兄弟城市學習先進經驗,加強交流與合作,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旅游一體化進程。
硬招實招迭出,協力打通“斷頭路”
要讓《蘇州宣言》中的愿景真正落地,仍有一段長路要走。當天在會議現場,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7位嘉賓先后發言,為各地“怎么干”出點子、指方向。
與會協會會長普遍認為,各地旅游部門應解放思想,打破體制藩籬,而旅游企業應轉變發展理念,在兼顧眼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要謀求長遠利益的“大賬”。
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會長郭麗娟表示,上海要發揮龍頭作用,為長三角區域的旅游搭建橋梁與資源共享的平臺,合力推進旅游新發展。一是要對標國際標準,打造世界級旅游精品,依托文化名城、旅游小鎮,打造“旅游主題+體驗”模式;二是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旅游帶沿線城市的作用,科學配套旅游資源與設施;三是提供長三角旅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進旅游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延伸。
全域旅游時代,散客成為趨勢,旅游交通日益重要。這其中既包括城際之間的“大交通”,也包括城市內部的“小交通”。蘇州旅游協會會長陸俊秀舉例,蘇州吳江的桃源鎮與浙江嘉興的烏鎮距離很近,車程僅5分鐘左右。但因行政管轄屬不同省份,旅游線路就容易產生斷頭,兩地的客流也難以共享。相信未來,四地旅游協會將積極牽線,努力推動打通一批省際、城際之間的“斷頭路”,讓旅游資源真正實現共享。蘇州高新區文旅集團董事長蘇久華表示,這次會議在我們蘇州高新區召開,對我們是一個有力地推動,我們要在落實《蘇州宣言》過程中做好帶頭示范、扎實向前推進。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許澎說,長三角區域有著環境好、基礎好、機遇好的優勢。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行業標準體系的構建,對標國際。二是政策支持的相互借鑒,實現政策的互聯互通。三是產業融合的協同促進,結合大戰略如大運河文化長廊的建設,推動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
“安徽有山、有水、有文化,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旅游是最好的途徑之一。”安徽省旅游協會會長關飛說,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安徽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學習機會。在旅游方面,接下來,安徽將學習長三角區域的旅游發展管理經驗,推進合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合肥都市圈休閑旅游區、大別山自然生態旅游區、皖北文化生態旅游區“四大板塊”特色發展、錯位互補、協調聯動,鞏固和發展安徽及周邊的旅游市場。
文章來源 揚子晚報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