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起7家5A級景區的杭黃鐵路能為黃山旅游帶去什么?
2019年1月5日0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其中,杭昌高鐵杭州至黃山段(以下簡稱“杭黃鐵路”)等10條新線也將在2018年底開通運營,屆時,杭黃鐵路將安排動車組列車日常線33對、周末線1對、高峰線2對。
杭黃鐵路串聯5A、4A級風景區近60個
2014年開工建設的杭黃鐵路全長265公里,從杭州東站出發,沿途經杭州南、富陽、桐廬、建德東、千島湖、三陽、績溪北、歙縣北等站點后到達黃山北站。
杭黃高鐵路線圖
根據最新時刻表,長途方向,杭黃高鐵將首次新增千島湖始發前往北京南的“復興號”高鐵,千島湖發往武漢的動車以及杭州東始發途經杭黃高鐵前往西安北、鄭州東、漢口、廈門北、南昌西等地的列車。長三角短途,將新增上海虹橋至黃山北5.5對、杭州東至黃山北7對(日常線5對、高峰線兩對)以及南京、常州等地區途經杭黃高鐵開往黃山的列車。
有分析稱,杭黃鐵路的開通運營結束了浙江西部不通高鐵的歷史,在優化和完善區域快速路網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杭黃鐵路穿越浙江、安徽兩省,沿途5A級風景區就有7個,4A級風景區超過50個,串聯著名城、名湖、名江、名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黃金旅游線路。
杭黃鐵路串聯起的這條黃金旅游線路,將有利于區域整合旅游資源。多家證券分析均認為,在杭黃鐵路串聯的7家5A級景區中,杭黃鐵路的開通對黃山旅游景區的輻射、帶動影響最為明顯。
過半消費者不去黃山原因是“當地交通不夠便捷”
杭黃鐵路的設計時速為250公里。通車后,從杭州到黃山最快只要一個半小時,出行效率較杭黃鐵路開通前提升了一半以上,這將很大程度上解決黃山因交通不便帶來的游客天花板問題。
新京報記者分析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年報發現,自2012年黃山旅游景區接待人數突破300萬人后,只有2013年與2014年游客量低于300萬人。2015年至2017年,景區接待人數均超過了300萬人(2017年、2016年、2015年黃山景區接待進山人數分別為336.87 萬人、330.08萬人、318.28 萬人)。
黃山旅游景區近年來的游客接待量顯示,300萬似乎成為黃山旅游游客承載力的一個檻。此外,黃山景區每年的游客接待人數增幅也在呈逐年下滑態勢,2015年至2017年的游客接待量增幅分別為7.1%、3.71%、2.1%,2018年上半年,黃山旅游的進山游客量甚至出現了同比下降,黃山旅游游客接待量增幅幾乎觸及天花板。
對于景區而言,客流是景區的生命線。游客量的增速放緩對公司業績增速有著明顯的制約影響。黃山旅游近三年來的總營收在16.65億至17.84億之間浮動,且平均增幅低于10%。
要解決景區的客流量瓶頸問題,調整門票價格是許多景區都會采取的方法之一,但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黃山景區門票價格每調低10元,黃山(扣除政府分成后)利潤減少分別為1243萬元,對應利潤降幅為3.3%。今年9月20日起,黃山門票旺季價格由230元調整至190元,雖然在短期的十一黃金周內,游客量同比實現了10.4%的增長,但門票收入卻同比下滑11%。顯然,門票價格,對于根本改善黃山游客量瓶頸問題、提升營收增速問題并無持久性作用。
《2018中國高鐵游酒店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門票價格也并不是游客不前往黃山旅行的主要原因。白皮書指出,過去5年間沒有前往黃山旅行的原因中,選擇“當地交通不夠便捷”的占比超過了50%,成為制約黃山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
毫無疑問,杭黃鐵路的開通,將最大程度上解決這一交通問題。杭黃鐵路將目前杭州至黃山4個小時的車程縮短過半,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加強黃山與緊鄰的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緊密聯動性。國盛證券分析認為,這將有利于黃山吸引長三角地區的周末休閑度假游客,為黃山增加長三角的優質客流,提升黃山休閑度假的屬性,提高重游率。
杭黃鐵路所連接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人均GDP和消費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處于消費升級的節點。目前,旅游需求旺盛、消費能力強的江浙滬地區游客只占到黃山國內游客量的24.34%。隨著杭黃鐵路的開通,國盛證券預計將幫助黃山旅游提升長三角地區10%的客流、整體客流 5%的增長。而東方證券則預計2019年的高鐵效應將為黃山旅游人次帶來51.1萬的增量,對應2018年預計客流量增速達到15%。
“二次創業”項目進展緩慢,行業市場耐心看好
自杭黃鐵路宣布修建以來,它就被業內視為黃山旅游突破游客接待量下降困境的重要契機。事實上,對這家老牌自然景區類上市公司而言,雖然近3年來凈利潤依然還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速,但是也依然不可避免地有著許多山岳景區都有的短板——靠山吃山、產品供給單一、產品創新不足等,這也是制約黃山旅游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
2016年前后,黃山旅游為轉型提出了“二次創業”戰略。黃山旅游的相關年報以及高管將“二次創業”分解為“走下山、走出去”、“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等戰略,山即黃山,從黃山向外擴張旅游產業,逐步降低門票收入在景區經營中的比重,以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
但從黃山旅游提出“二次創業”戰略至今, 其“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的戰略推進進度偏慢。其中的“一村”宏村項目從2016年11月開始,黃山旅游就開始推進合作,到目前為止對外稱還在推進談判。黃山旅游董事長、總裁章德輝坦言“宏村項目談的時間有點長,主要涉及對價和地產項目的問題”。
今年6月,黃山旅游發布公告稱,公司成功受讓黃山太平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56%股權,受讓價格為1.12億元,這也是目前實現落地不久的“一水”太平湖項目。
“一窟”即花山謎窟項目,是已經開放的國家4A級景區,目前核心景區產品策劃方案已提交。10月18日,黃山旅游再發公告,控股子公司黃山市花山謎窟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將投資3.831億元建設花山謎窟景區提升工程(一期)項目。花山謎窟項目是黃山旅游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體驗轉型升級的一個探索性項目,黃山旅游預測,該項目預期可通過5年時間收回成本,預期核心景區板塊年經營收益約1.7億元。
不過從目前來看,該項目談盈利為時尚早。黃山旅游2018年半年報顯示,花山謎窟旅游公司上半年虧損額為164.88萬元。
雖然黃山旅游“二次創業”戰略的部分項目進度并不理想,但在行業分析來看,市場對于黃山旅游的 “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戰略擁有較大的耐心。市場認為,“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戰略逐漸落地,相關項目正在實質性推進,黃山旅游的外延擴展正穩步進行中。東方證券更是表示,從長期來看,黃山旅游的“走下山、走出去”的戰略及“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的具體布局,有望以黃山景區336萬客流為核心抓手,盤活黃山市5000萬人次客流的更大市場,協同效應有望為各個項目帶來更大收益。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校對 吳興發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