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空許愿,祈?!靶履辍睍r來運轉—新西蘭迎來毛利新年
當北半球的我們正準備迎接盛夏的時候,南半球的新西蘭又在“過年”了。
原來,一個叫 Matariki的星團已升起在夜空的東北方位。在毛利語里,Matariki意為“上帝之眼”,我們通常稱之為“昴 (mǎo)宿星團”或者“七姐妹星團”。仰望星空,新西蘭人心領神會:毛利新年到了。你瞧,在這個夜空分外美麗的國度,毛利新年的到來也與星星有關。
“長白云之鄉”——新西蘭,不僅有著壯麗的高山湖泊、讓人心跳加快的戶外運動,還有在靜謐的夜晚中與星空最美麗的邂逅。
仰望星空,迎接未來,期待新生
雖然稱為“七姐妹星團”,但這個星團中,共有九顆肉眼可見的星星。每當這個離我們最近、夜空中最亮眼的星團之一出現在夜空的東北方位,在毛利人的歷法中,新的一年開始了。
今年,毛利新年的時間為7月13日至20日。盡管南半球隆冬的夜晚漫長而漆黑,新西蘭卻沉浸在歡慶節日的氛圍中。遵循傳統,人們相聚在一起,紀念逝者,迎接新生,共享美食(kai)、音樂(waiata)、游戲(tākaro)和哈卡(haka,即毛利戰舞)。
值得一提的是,Matariki既是整個星團的名字,也是星團中一顆亮星的名字。這顆星星象征著對當下的思考,對未來的期盼,同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人和人的相聚。除此之外,星團中每一顆閃亮的星,在毛利語中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Pōhutukawa,代表變成星星的人。在毛利人心中,故人逝去后會變成星星,在天上向大地閃爍光芒;Tupuānuku,代表生長在土壤中可供收成或收集作為食物的東西;Tupuārangi,代表來自天空和生長在樹上的東西,比如鳥類、枝頭的水果和樹上的漿果;Waitī,代表活水和它所蘊藏的食物來源;Waitā,代表海洋和與之相關的食物資源;Waipuna-ā-Rangi,代表雨水、冰雹、降雪等在冬天從天而降的水源;Ururangi,則是一顆與風有關的星星;Hiwa-i-te-Rangi是一顆許愿星,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和實現來年的希望、夢想和靈感。
仰望星空,是毛利新年中不可缺少的“節目”。在毛利人的傳統里,“七姐妹星團”的能見度預示著來年的收成。如果星團清晰可見,意味著來年氣候溫暖、五谷豐登。
【“七姐妹星團”中有九顆肉眼可見的星星】
追逐滿天星辰,看南極光,觀南十字星
還記得你上一次看到滿天繁星是在什么時候嗎?當地球上不少人把“看星星”當作一種奢侈時,新西蘭人卻坐擁著“被國際認證”的浩瀚星空。
到今年2月為止,全球共有16處被認證的“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International Dark Sky Reserve)和12處“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帶”(International Dark Sky Sanctuary)。這份極為嚴苛的名單上,新西蘭占據了三個席位。
在沒有光污染的深邃夜晚,新西蘭星空下的秘密等待你去發現。
奧拉基麥肯奇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坎特伯雷(Canterbury)
2012年,奧拉基麥肯奇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Aoraki Mackenzie International Dark Sky Reserve)被認證為南半球的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黑暗天空保護區。
這片總面積達4367平方公里的保護區位于新西蘭南島的麥肯奇盆地內。它西臨南阿爾卑斯山,東靠雙拇指山(Two Thumb Range),四周環繞著巍峨壯麗的高山美景。世界上最佳的觀星地之一——蒂卡普湖(Takapō/Lake Tekapo)的約翰山天文臺(Mt John Observatory)就位于此。這里高山環繞,如鏡的湖面倒映出整個蒼穹,俯仰之間,與最明亮的星星來一次激動人心的擁抱。
作為首個獲得黃金評級的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這里堪稱“零光污染”。這里從1980年代便開始嚴格限制光污染,如今,這片夜空幾乎沒受到任何人造光的破壞,這也使得這片夜空擁有新西蘭最為澄澈璀璨的星空,同時也有效地實現了能源的節約和當地野生動物的保護。
夜晚,在麥肯奇連綿的群山映襯下,看著滿天星辰在如同水晶一般澄澈明凈的夜空中閃爍,感受到的是一種攝人心魄的美。在這里,觀星愛好者們可以觀測到壯美的銀河,以及只有南半球才能看到的星座,包括南十字星和麥哲倫星云,一飽眼福。
【澄澈星空和夜空中的銀河。圖片版權:Lee Cook】
大屏障島(Great Barrier Island),豪拉基灣(Hauraki Gulf)
作為新西蘭第六大島嶼,大屏障島是世界上第三個被認證的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帶,也是全球首座得到此認證的島嶼。
毛利人稱之為“Aotea”,意為白云。因為遠遠望去,它就像漂浮在地平線上的云朵。
這座世外桃源般的純凈小島上,有著陡峭的山林、濕地和沙灣。這里70%的土地被新西蘭政府劃為自然保護區,是本土植物和鳥類生長的天堂。
由于沒有鋪設公共電網,這里看不到廣告燈箱,也沒有路燈。島上僅有的約1000名常住居民依靠陽光、風力或天然氣發電。正是因為完全沒有光污染,造就了這里耀眼的星空。
奧克蘭市長Phil Goff曾說過:“不論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要保護好這片完美夜空。大屏障島擁有最狂野的美,最原始的純凈,這是大奧克蘭地區最寧靜和未受破壞的地方?!?/span>
【大屏障島純凈原始的夜空。圖片版權:Mark Russell】
斯圖爾特島 (Stewart Island),南部地區(Southland)
就在去年1月,斯圖爾特島被認證為世界上第五個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帶。
其實,毛利人早就發現了島上這片星空的秘密。最初的時候,這座島嶼的毛利語名便為Rakiura,意為“閃耀的天空”。這里是世界上觀測南極光 (Aurora Australis)的最佳地點之一。說到極光,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北極光。事實上,在南半球新西蘭的南極光,其絢麗指數完全不遜于北極光!
斯圖爾特島是新西蘭的第三大島嶼,位于新西蘭南島以南30公里,島上僅有約400個居民。這里遠離紛擾喧囂,沒有光污染,完全還原了新西蘭的原始與純粹。而且,得益于處在新西蘭最南端的地理位置,這里可以看到在其他地方難以一見的星象。
奧本(Oban)是島上唯一的村鎮。從鎮中心步行僅30分鐘就可以到達觀景石(Observation Rock)。這一位于高處的觀景平臺是夜晚仰望星空的絕佳地點。在觀景臺上,還可以270度欣賞日出和日落的美景。
馬丁堡(Martinborough),懷拉拉帕(Wairarapa)
馬丁堡擁有新西蘭最為深邃和純凈的夜空之一,是最有希望成為新西蘭下一個國際黑暗天空保護區的地方。
目前,馬丁堡已經獲得了國際黑暗天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 Sky Association,IDA)“3K城市”(3K City)的等級認證,這里戶外照明設備的色溫都在3000K及以下,極大地減少了光污染。
在附近的城堡角風景保護區(Castlepoint Scenic Reserve),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石灰巖礁、傲然矗立的燈塔和高達162米的城堡巖石,這些都是懷拉拉帕海岸線上令人驚嘆的景點。這里的浩瀚星空更是讓人沉醉。喊上三五知己,坐在巖石上聽浪觀星,邂逅燈塔上空的閃耀銀河,還有什么比這更浪漫的呢?
【邂逅燈塔上空的閃耀銀河。圖片版權:Daniel Rood】
奧塔哥半島(Otago Peninsula),但尼丁(Dunedin)
論澄澈星空和浪漫極光,當然少不了位于但尼丁的奧塔哥半島。伴隨著海鳥們的鳴叫聲回蕩在霍帕斯灣(Hoopers inlet),這里的海岸線為觀星提供了清晰又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角。
天氣好的情況下,在奧塔哥半島可以看到南邊地平線上南極光的璀璨光幕。那耀眼的光芒折射在水面上,把綺麗的天空映襯得更加魔幻,讓人產生一種星辰觸手可及的錯覺。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但尼丁黑暗天空組織(Dunedin Dark Skies Group)承諾在2020年將會把城市里所有的路燈替換成色溫在3000K的LED燈,這意味著這座城市的光污染會進一步減少。如此一來,這片星空下,將會上演更加奇趣夢幻的星空奇緣!
【論澄澈星空和浪漫極光,當然少不了但尼丁的奧塔哥半島。圖片版權:Dunedin NZ】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