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對話分論壇:雒樹剛部長說,旅行社新業態這么轉
2019年5月15日,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文化旅游和人民交往”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共同建設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協力打造人民交往友誼之橋》的主旨演講。
他說,本次亞洲文明大會的主題是亞洲各國文明交流的互建和尋求實現命運共同體,旨在傳承弘揚亞洲各國優秀文明成果,搭建互學互鑒共享的新平臺。他提到,在亞洲多種多元文明的碰撞互融歷史進程中,文化和旅游領域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
旅游不僅是各種國家和地區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發展和國家交往的重要媒介。要在新時代使亞洲各國、地區多元深度交融更上一層樓,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必不能缺席。
接著,雒樹剛部長又例舉了如“歡樂春節”等文化和旅游品牌活動,中國-老撾旅游年、中國-束埔寨文化旅游年、泰國一中國旅游文化年等文化年節活動,以及分享了2018年中國近5000萬人次出境游亞洲國家和近4000萬亞洲各國游客入境的大數據,說明了近年來中國和亞洲各國文化旅游交流的蓬勃態勢。
新時代,新愿景,新起點,雒樹剛部長提到中國愿同各國就文化和旅游領域,在政府間合作、政策協調機制、更寬和更深層次領域等方面,為亞洲文明交流互融添磚加瓦,貢獻更大的力量。他就此發表的五點建議,引起了業界的共同思考。
1 在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方面,推出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住的優秀文化產品,推出更多能夠修身養性、有文化品位的優質旅游產品;
2 在發掘文化旅游資源方面,廣泛發掘、整理、轉化、運用各國優秀旅游資源,講述各具特色的生動故事,用文化點綴旅游多樣性,用旅游挖掘文化內涵。
3 在加強文化旅游交流方面,可以通過創意、開發各種形式的旅游交流活動,觸動游客精神愉悅和享受,使游客成為彼此文化和旅游領域的人文精神體驗者、感受者和傳播者。
4 在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方面,通過產業方向的合作,使各國各類的文化和旅游企業、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為最終命運共同體的建成和鞏固夯實基礎,做好保障。此外,還要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投資、經貿往來方向上,繼續推進公平競爭,繁榮各國市場,打破彼此邊界壁壘,實現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要素跨國跨界跨區域的合理流動,還要在出入境手續、交通時間、旅行成本等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共同營造互利共贏的文化和旅游環境。
5 在推動文化旅游創新方面,優秀的文化和旅游資源需要與時俱進,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得不斷適應全球文化潮流的變化,在內容、業態、機制、模式、載體等方向上積極探索,高新技術的運用在文化和旅游發展中日益重要,通過政策優勢,加快培育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新業態新產品,促進“科技+”“文化+”“旅游+”的彼此跨界賦能的和合相融。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