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研究院與TMI聯合發布《中國旅行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2023年版)》
5月30日,在2023年騰訊文旅行業創見前沿論壇上,同程研究院與騰訊營銷洞察(TMI)聯合發布了《中國旅行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2023年版)》。報告基于問卷調研及同程旅行大數據揭示出了2023年旅游的四大新趨勢:小眾獨特、自在松弛、未知驚喜、深度在地,也給出了年輕無孩、有孩家庭(學齡前)、有孩家庭(學齡中)、成熟家庭這四類典型人群的畫像。
“小眾獨特”成為人們規劃旅行路線的重要考量
騰訊營銷洞察研究發現,2023年,75%的消費者在規劃旅行線路時,在意愿度上更傾向考慮以小眾景點為主的路線,希望獲得新鮮的體驗。他們認為熱門景點不僅人潮洶涌,還過于同質化,而小眾景點則依然保持原汁原味的風情。來自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的“小眾”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72%,“冷門”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3%。
當然,想成為有“個性獨特”的小眾景點,除了滿足“人少”這個大前提之外,景點本身也要有足夠的“自我修養”。風景、人文、飲食、酒店及交通,這些硬指標里需要滿足一項或者多項,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會成為真正的小眾寶藏目的地。
“放松/調整心態”是出游首要動機
旅游的目的是什么?這一屆游客的答案有些不一樣,他們更傾向于通過旅游來釋放壓力。為了在旅途中獲得松弛感,大家偏愛的旅游主題也與以往不同,有些人喜歡選擇一家舒適的酒店直接躺平,有些人則用美食和拍照來解壓。
在以放松為主打的出游心態下,消費者們感興趣游玩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自然風光、賞花、踏青占據熱門旅游主題的前三位,這與季節因素息息相關。同時,有一匹“黑馬”從眾多旅游主題品類中脫穎而出,那就是“寺廟”類主題景區或旅游產品,其搜索量同比增長了220%。
出行要放松,預訂旅行產品的過程也要簡單,因此不需打開別的APP、直接可微信支付、隨時可搜索的微信小程序成為消費者的旅程“新寵”。騰訊營銷洞察調研顯示61%的消費者在旅程中使用小程序進行訂購住宿、交通、餐飲等,一站式搞定,輕松簡便,也更加符合消費者追求松弛的調性。
“旅行留白”成新時尚,旅途中的“未知驚喜”受青睞
由于放松成為重要的旅游關注因素,人們對旅行計劃的安排也隨之改變,不少人不再追求滿滿當當的行程,更在意享受旅程本身,于是說走就走,隨性出游。
報告顯示,與2019年相比,有65%的消費者不做全程的行程規劃,63%的人不愿意將每天行程排滿,希望有一些留白空間,來邂逅不一樣的驚喜。他們喜歡聽當地人的建議之后,興起而至,興盡而返,也喜歡探索未知的樂趣。
同程旅行平臺提前7天預訂機票的人群占比從2019年的68%降低到了2023年的13%,同時,52%的人更愿意到達旅游地之后再預訂住宿。
追求深度在地,游客希望像本地人一樣體驗當地生活
雖然有人一天狂刷10個景點,瘋狂打卡,但是對于絕大多數旅游消費者而言,大家的旅游模式,正從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游”,轉變為“去有風的地方”深度體驗當地生活。
騰訊營銷洞察研究顯示,有65%的旅行者更關注“深入當地”,他們想體驗當地特色交通,比如租摩托車穿過大街小巷,搭乘長江索道俯視滾滾長江;想品嘗當地美食,除了當地人推薦的餐廳,煙火氣十足菜市場也成為不少人的新選擇;想觀賞當地特色風光,比如武漢的櫻花,北京的紅葉,少為人知的歷史遺跡;想參與當地的活動,玩一玩民俗手工,參加一次運動盛會……總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像當地人一樣去生活,深度感受這方水土的魅力,留下獨家記憶。
各有所愛,四類典型消費人群特征鮮明
從孩子成長階段和家庭結構的角度,報告將旅游核心客群劃分為四類典型人群,即“年輕無孩人群”、“有孩家庭(學齡前)”、“有孩家庭(學齡中)”和“成熟家庭(孩子成年)”,并分析了四類人群的特征。
年輕無孩人群喜歡新奇、小眾、能滿足社交需求的景點,注重效率、愛運動,愛去“有IP的地方”。景區音樂節、電競賽事等泛娛樂IP,或者有極致“出片”感的景點,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關鍵。
有孩家庭(學齡前)則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看重商業化程度高的景點,也易被劇綜取景地種草。那些主打趣味性、便利性的親子產品,是吸引這類人群的法寶。
有孩家庭(學齡中)關心孩子學習與成長,傾向安排與孩子興趣愛好相契合的景點。研學、夏令營、博物館等主打漲知識、學技能的旅游產品等,能直擊家長的興趣點。
成熟家庭人群,希望充分利用閑暇時光四處走走看看。他們喜歡名山大川、歷史古跡,也愛 “田園牧歌”,那些一站式旅游、康養旅居服務,品質型/定制型產品最容易打動他們。
時移勢遷,每一屆的旅行者的愛好各不同,玩法有差異。報告建議旅游行業商家不僅需要在產品設計、營銷內容、營銷方式等方面迎合當下的消費趨勢,也需結合不同人群的行為偏好、出游動機、體驗需求,提供更為精細的、定制化的、顆粒度更小的旅行體驗以及營銷方案。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