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文博游”蔚然成風,實力“圈粉”年輕一代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族文化認同感的持續加強,公眾對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博物館作為典藏、陳列和研究自然、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打卡”博物館成為越來越多人休閑、學習、旅行甚至社交的熱門選擇。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迎來了蓬勃發展。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相比2012年(3069家)增長了1倍。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于1977年發起并創立。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于5月17日至19日在福建博物院舉行,圍繞“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主題,集中展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博物館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所作出的獨特貢獻。
“文博游”成年輕人“新寵”,持續創新助力“頂流”長紅
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快速恢復,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再次掀起了“文博游”的浪潮,“文博游”成為文旅消費市場中備受青睞的熱門出游主題之一。面對用戶強烈的出游熱情,各地博物館不得不采取“限量、預約、限流”等措施以保障用戶的出游體驗和安全。
途牛旅游網截至目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天津、沈陽、深圳、杭州、長春等地用戶更熱衷于“文博游”。以北京為例,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也被譽為“博物館之城”,是“文博游”最熱門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今年五一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熱門博物館的門票早在節前就被預約一空。與此同時,北京也以“國際博物館日”為契機,推出首屆北京博物館活動月。活動月期間,全市博物館將重點推介近300場展覽,1000+件線上文物,每日10000+張免費免預約惠民門票。
今年以來,在途牛旅游網“文博游”用戶中,親子客群占比超40%,從用戶年齡來看,80、90、00后用戶占比更是達到了78%。在旅行中打卡當地博物館,在游覽博物館過程中感悟歲月沉淀,逐漸成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
途牛旅游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故宮博物院、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國博館、三星堆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等博物館及相關旅游產品熱度持續走高。為進一步滿足用戶日益高漲的“文博游”需求,途牛“西安-延安-華山-兵馬俑-華清宮-陜西歷史博物館雙飛6日游”“成都-都江堰-青城山-熊貓基地-三星堆博物館5日游”等“文博游”線路在設計之初便告別了“走馬觀花”灌輸式的出游方式,將目的地的人文民俗、特色美食、文博遺跡等文化元素串聯到食住行的每一項環節中,并通過專業導游的沉浸式生動講解,確保用戶在出游過程中即能大開眼界又能增長學識。
沉浸式展演、文創IP孵化、文物數字藏品、線上VR博物館……近年來,各地博物院憑借一系列大眾化、年輕化、科技化的舉措火爆“出圈”,不僅給博物館帶來大量的人氣和聲望,同時也收獲了一大波親子家庭、學生等忠實“鐵粉”。
(圖為南京博物院民國館)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