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涵蓋5個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10月12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云南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
會上習近平指出,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據了解,國家公園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
中國的國家公園具有保護范圍大,生態過程完整等一系列特點,同時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
近年來,中國正積極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為保護棲息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奠定基礎。2015年以來,國家政府先后啟動三江源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整合相關自然保護地劃入國家公園范圍,實行統一管理、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并實施《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這標志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并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自此,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有了統一管理機構,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了制度與組織保障。
2019年1月,國家林業與草原局宣布,全國已建成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湖北神農架、錢江源、南山、武夷山、長城、普達措和祁連山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陜西、甘肅、湖北、福建、浙江、湖南、云南、海南12個省,國家公園總面積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2.3%。
據悉,位于我國中西部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區域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位于我國西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區內有野生大熊貓1631只,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量近九成,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超七成。
選址于吉、黑兩省交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是我國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數量最多、活動最頻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區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動植物分布區和北半球溫帶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國家公園覆蓋世界同緯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動植物資源豐富。
隨著以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在生物多樣性維護及生態治理方面成效顯著。
據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介紹,當前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已經得到有效保護。與此同時,野生動物棲息地空間不斷拓展,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40年間從1114只增加到1864只,受威脅的程度等級從“瀕危”將為“易?!?。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80頭增加到目前的300頭左右,并在海南長臂猿、朱鹮等珍稀動物物種保護上取得一系列進步。
報告還指出,經過多年探索,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強化監督管理、推動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