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之旅發布《2023 暑期旅游市場趨勢報告》
再過一個月左右,2023年暑期即將開啟,暑期出游的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近日,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之旅結合逾3000份用戶調查問卷、線上線下全渠道搜索咨詢及游客報名大數據,發布《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趨勢報告》(簡稱《報告》,下同),洞察2023暑期出游需求偏好和旅游市場趨勢。
《報告》顯示,2023年以來,旅游市場復蘇加速,出游信心持續恢復。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暑假期間有出游計劃;而其中,同行人為“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的占比高達9成。由此可見,親子客群仍然是2023年暑假期間的主流客群;基于客群需求,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及產品將呈現以下三個趨勢:產品差異化,不同行程滿足不同年齡孩子成長需求;服務精細化,家長孩子各有單獨活動時間,家長度假、孩子成長兩不誤;主題多元化,深度游讓行程更有趣、選擇更豐富。
產品差異化:大童小娃分齡玩,最合適的行程給最適合的孩子
《報告》指出,同行人為“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的受訪者中,同行人為“4-10歲兒童”的受訪者占比高達74.7%。然而,4-6歲的學齡前兒童,與7-10歲的學齡兒童,在成長階段、活動能力、文化理解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出游需求也有顯著區別。
今年暑假,廣之旅將持續深化親子游線路“分齡玩”的概念,基于不同年齡孩子的成長需求,匹配相應的行程安排。如4-6歲的孩子,會以戶外輕松活動類、入門級參與的文化體驗類活動為主;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考慮到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會注重課本知識內容的場景化延伸,或突出思考類、創新類活動,又或者是活動量更大的戶外活動。同時,基于不同線路行程安排的差異和特點,會細化并明確參加該線路的最低年齡,方便家長完成出游決策。
如“【尚·智趣營·國寶】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鄂爾多斯雙飛5天”,行程將安排游客打卡《國家地理雜志》封面拍攝地——烏蘭哈達火山群,在6號火山做“噴發小實驗”,在火山腳下采集火山石,騎手觸摸火山巖,仔細觀察多孔物質,探索它形成的原因;在7號火山進行瑪瑙尋蹤,研究瑪瑙的形成過程;前往3號火山,進行輕徒步,打卡網紅電話亭。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宮廷補繡,通過描、剪、修、組等步驟,感受創造的樂趣和非遺文化的深厚。在輝騰錫勒草原深入游牧文化研學基地,學習蒙古文字、辨識草原中草藥、學習搭建蒙古包、夜觀星空,體驗草原民俗,該線路建議參加游客的最低年齡為8歲。
又如“【尚·智趣營】貴州、安順、凱里、荔波、高蕩千年布依寨動車6天”,游客將走進高蕩布依人家,在布依族姑娘的指導下將可食用花汁、蔬菜汁染色,制作布依五彩糯米飯;孩子和家長合作,由當地導師全程帶領,學習制作非遺布依蠟染;輕徒步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邀請植物學家帶隊,穿行錐峰密林,學習植物科普以及野外生存知識;在網紅書店“鐘書閣”,孩子在書店管家的指導下變身“小小推薦官”,為客人推薦書籍;在西江苗寨穿苗衣、學苗語、走苗寨,品嘗苗寨早茶,在稻花田里摸魚、到螃蟹溝里翻螃蟹,體驗城市里沒有的純粹樂趣。該線路建議參加游客的最低年齡為4歲。
服務精細化:父母孩子(適時)分開玩,家長度假、孩子博聞兩不誤
《報告》顯示,今年暑期計劃親子出游的受訪者中,“父母帶孩”出游的比例占了86.2%;“三代同游”比例為13.1%;而“隔代帶孩”出游比例,則為0.7%。由此可見,暑期是全年中家庭出游的一個重要時段。
值得關注的是,旅途中有一定時間的“放空”是不少家長的“隱藏心愿”。《報告》指出,在“是否希望家長孩子能在旅途中有一段各自獨處時光”的題目中,有67.8%的受訪者選擇“是”。可見不少家長希望在親子旅游的同時,自己也能有放松的時光。
目前,80/90后父母已經成為“親子出游”主要決策人群。該人群的成長歷程,讓他們在滿足親子出游需求的同時,也希望實現自我需求的滿足。因此,“在親子旅途中短暫放下‘帶娃的責任’,享受片刻獨享寧靜的時光”的需求被逐漸喚醒。
暑假期間能夠在旅途中安排家長和小孩有獨處時光的線路數量,約占總數量的50%,單獨行程的時長一般會是2-4小時。考慮到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和自理能力特點,建議參加游客的最低年齡,普遍在6歲或以上。在能夠安排家長和孩子獨處的時段里,孩子一般會跟隨景區工作人員、教練、導師參觀或體驗當地民俗活動;而家長則可以在這個時段,自由參觀或按照自己的偏好安排其他活動,放松一下。
如“【頌·智趣營】重慶、武隆、江津雙動/雙飛5天”,在重慶四面山,家長孩子一起穿上捉魚裝備、帶上捉魚工具,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體驗親子泥潭摸魚,并將收獲放到附贈的器皿中,帶走自己的勞動成果;在武隆歸原小鎮,打卡玻璃圖書館、老茶館、品嘗懸崖落日晚餐,還能家長孩子合作,制作傳統手磨豆漿,體驗田園樂趣。而在仙女山中,孩子會更換專業裝備,在專業教練的全程帶領下,深入神秘洞穴,邊走邊聽,了解洞穴生物、洞穴科普,探索神奇的地下世界;而家長,則可以在仙女山原始森林參與“樹頂漫步”活動,放松身心沉浸在寧靜秀美的大自然中。
主題多元化:深度行程慢慢玩,多種主題滿足多維成長需求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貫穿全年的大小黃金周、小長假相比,暑假有著出游時段跨度更長、中小學生可支配出游時間更加充裕、客群基數更大的特點,更加適合中長時間旅途安排的同時,出游主題偏好也更加多元。
在出游目的地和出游偏好方面,《報告》顯示,新疆、云南、寧甘青、內蒙古、北京、山東、湖北、貴州、東北、海南是咨詢和報名熱度最高的跨省旅游目的地前十。而出游偏好方面,同時滿足玩樂及度假需求的樂園游、適時應季的草原游/避暑游、寓教于游的歷史文化游,是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的跨省旅游需求偏好;線路主題方面,則囊括創新科普、國風文化、民俗傳承、自然探索、活力運動等等。
2023年暑假期間,5天及以上的中長線“智趣營”親子旅游線路,占該類線路總數的9成以上;連住一晚或以上酒店的線路,占比超過7成;100%涵蓋安排專屬教練、非遺傳承人、專家達人隨行的親子/孩子體驗性行程,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旅途中“游中學、玩中學”,多維度滿足孩子成長能力發展需求。
以“【頌·智趣營】西安雙飛7天”為例,相較于常規的5天線路,家長孩子將會有一次更深度、沉浸式“千年古都?長安尋寶”之旅——到半坡遺址了解原始氏族社會文化,在專業陶藝師的帶領下動手制作一枚專屬陶塤;在兵馬俑手工制作坊體驗修復、復刻兵馬俑,DIY一個 “兵馬俑”;探訪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探秘復建的明清古民居,了解關中文化民俗;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開展一系列體驗項目:包括學習唐代宮殿布局規劃和建造技術,通過動手搭建、了解大唐建筑之美。以唐詩為線索,以“畫唐鏡”學習唐代典型紋飾,感受大唐生活之美;包括“射禮”、步打球(打馬球)等活動,體驗唐代皇宮中流行的體育游戲;在簋唐樓來一次沉浸變裝,領取“身份任務”,開啟簋唐奇遇之旅;還能走進百年名校——西北工業大學,了解中國航空航天發展歷程,感受科研實力貢獻。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