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咖說廈門→
“廈門親像一首歌,我非常喜歡廈門這座城市的詩意和美好。”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點贊廈門。
5月20日,在以“夜間文旅,煥新休閑新生活”為主題的2023第八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旅游論壇上,境內外文旅業界的知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齊聚一堂,探索“夜文旅”新業態,共話“夜經濟”新格局。
中國—東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李亞瑩、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執行主任劉牧茜出席論壇并致辭。李亞瑩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和東盟互為最大旅游客源市場和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雙方人員往來和旅游務實合作,為中國和東盟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劉牧茜表示,今年是全球旅游業強勁復蘇之年,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將與會員城市廈門攜手,促進廈門與世界旅游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助力推動廈門旅游業走向全國、走向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
“夜文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廈門正全力以赴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夜文旅”新業態應運而生,“夜經濟”建設如火如荼,一幅以夜間文旅煥新休閑新生活的旅游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論壇上,戴斌發表了《城市休閑的時空聚合與旅游重構》的主題演講,高質量發展夜間文旅煥新休閑新生活,要看到主城區和商業中心的休閑場景聚合,也要看到衛星城市和副中心的旅游空間重構;要看到城市休閑仍然以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消費為主,也要看到觀展、閱讀、賞戲、看電影等文化活動趨于上升;要看到城市休閑增長的傳統要素,也要看到城市旅游的創新動能;沒有投資機構和市場主體的創新,就沒有城市旅游休閑的未來。
他認為好的文旅項目一定是“主客共享”,是以本地人常態化消費為前提,本地城市居民的休閑空間和消費場景,既是城市的新地標,也是旅游的新動能。不僅僅是美麗風景,還有風景之上的美好生活,發展夜間經濟要營造市民和游客可觸可感的消費場景,更要以藝術引領的時尚品味和文化氛圍構建面向未來的城市旅游競爭力,持之以恒地營造城鄉居民流連忘返的高品質生活場景。
作為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著名的旅游城市,廈門發展休閑旅游,戴斌對近來廈門加倍重視本地居民休閑對高質量發展的作用表示贊同,他認為應繼續保持定力,突出廈門詩意浪漫快樂生活的城市特質,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讓游客充分感受到廈門文旅的獨特魅力。
“夜經濟”煥發獨特魅力
“夜經濟”指的是以城市空間為載體,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為主體,發生在當日下午18點到次日凌晨6點,涵蓋購物娛樂、休閑餐飲、旅游體驗等的現代消費經濟活動。“夜經濟”繁榮程度通常被視為一座城市經濟活躍度的晴雨表。
走過全球400多個城市的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忠認為,廈門發展夜經濟應彰顯“國際海洋強市”夜IP,點亮國際海港夜魅力,講好海上絲路夜故事,打造海洋科技夜秀場,搶占國際休閑城市“情緒夜波段”的浪漫之夜,打造科學與藝術融合的高雅之夜,推動廈門夜文旅高質量、國際化發展。
華僑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朝武在論壇上提出,城市要發展“夜經濟”,要堅持打造特色品牌,營造出符合城市氣質的文化氛圍;要積極構建“夜間+”和“+夜間”的多元業態融合模式,創新消費場景創新,發掘地方夜間特色旅游資源;同時,要強化夜間經濟的科技賦能,提升夜間消費聚集區智能化服務水平。
廈門“夜色”觸手可及
乘坐游輪感受鷺江兩岸的璀璨夜景、欣賞夜色下雙子塔的流光溢彩、到各大景區沉浸式光影之旅……多彩“夜文旅”點亮了廈門夜生活,讓這座城市充滿濃濃的煙火氣。近年來,廈門聚焦夜間經濟,創新多元化夜間消費模式,培育夜間文旅消費、深夜食堂餐飲、特色精品夜市等一批夜間消費集聚區,打造出了曾厝垵文創街區、中山路步行街和集美新城核心區三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如何讓“夜文旅”富有“廈門特色”,這是廈門文旅人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們圍繞“廈門夜色觸手可及”暢所欲言,就行業趨勢、人才培養、城市光影工程打造、鄉村夜經濟等問題進行探討,為加快廈門“夜文旅”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李忠認為,廈門擁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天然島灣城市形態,應借當前發展強勁的勢頭,探索“由陸觀海”到“由海觀陸”的創新發展模式。耀有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姜海龍建議,廈門做音樂、燈光與大海融合有很好的基礎,有關機構可推進海上夜景工程建設,點亮海上夜生活。
在人才培養方面,謝朝武表示培養復合型、綜合型文旅人才是肩負起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于廈門“夜文旅”,要“多元發展,跨島發展,百花齊放。”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搭建了一個具有行業高度、專業深度、產業廣度的交流分享平臺,對推動廈門“夜文旅”往更深層次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